金屬腐蝕試驗  (corrosion testing of metal)
為評定金屬腐蝕行為、腐蝕產物污染環境的程度、金屬防蝕措施的有效性或環境的腐蝕性所進行的試驗。按照試驗的場所和規模,可分為實驗室試驗和現場試驗;按腐蝕形態,可分為全面腐蝕試驗和局部腐蝕試驗;按方法的性質,可分為物理、化學和電化學腐蝕試驗等。
實驗室試驗  因使用精密的測量儀器并能嚴格控制試驗條件,結果重現性好。-般情況是周期短、費用低、靈活性較大,常用作現場試驗前的篩選試驗。其局限性是材料、環境與實際狀態存在-定的差別。實驗室腐蝕試驗通常包括化學浸泡試驗、模擬腐蝕試驗、加速腐蝕試驗、電化學腐蝕試驗和局部腐蝕試驗等。
化學浸泡試驗  將試樣在選定的環境中暴露規定的時間后,根據試驗前后有關參數的變化評定材料耐蝕性。根據試樣和溶液界面的相對位置,可將其分為全浸、半浸和間浸試驗。
模擬腐蝕試驗  在實驗室小型裝置中模擬自然環境或在特定的介質和條件下進行的實驗。例如中性鹽霧試驗、潮濕氣體箱試驗和H2SO3氣體腐蝕試驗用于模擬大氣環境,在發展室外涂層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
加速腐蝕試驗  通過強化某些腐蝕控制因素加速腐蝕過程,用于相對比較材料的耐蝕性和檢驗產品的質量。醋酸鹽霧試驗和銅加速的醋酸鹽霧試驗常用于快速檢驗金屬表面的涂、鍍層和表面轉化膜;膏泥腐蝕試驗可快速評價不同合金的應力腐蝕開裂傾向。
局部腐蝕試驗  包括點蝕試驗、電偶腐蝕試驗、晶問腐蝕試驗、層狀腐蝕試驗、縫隙腐蝕試驗、應力腐蝕試驗、氫損傷試驗和腐蝕疲勞試驗等多種標準和非標準試驗,其中多數是加速腐蝕試驗。
金電化學腐蝕試驗  具有快速、靈敏的特點,可以測定、連續跟蹤和記錄瞬時腐蝕狀況,并有可能實現非破壞的原位測量。試驗方法大體可分為熱力學方法、動力學方法、模擬試驗方法、為研究腐蝕電極的特殊問題而建立的“專用”方法以及近代物理表面分析技術與電化學技術相結合的方法。在上述各種方法中,電化學動力學方法是最基本的,穩態極化測量是常用的方法。測量腐蝕速度的線性極化法、弱極化法和極化曲線外延法都屬于這-范疇。測量腐蝕速度的電化學方法還有交流阻抗法和其他各種暫態方法。20世紀60~70年代以后,微區電化學測量技術和各種快速測量方法、暫態響應分析方法迅速發展,實現了腐蝕電化學微機在線測量,使常規的腐蝕電化學測試出現了嶄新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