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普檢測提供第三方權威專業的檢測服務,深圳鹽霧測試,深圳高低溫測試,深圳金屬沖擊測試
鹽霧試驗是考核產品或材料抗鹽霧腐蝕能力的重要手段,試驗結果的科學性、合理性至關重要。
1.鹽霧腐蝕
 
  ————————————————————-以下內容與公司無關——————————————————
服務熱線:13226477363 譚小姐在線QQ:274016087
影響鹽霧試驗結果穩定性和一致性的因素很多,要提高鹽霧試驗結果的有效性,試驗技術是關鍵。因此試驗人員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還需要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對產品的全面了解,從化學和環境工程、材料、結構和工藝等多學科領域去認識鹽霧試驗,科學合理地表述試驗結果,更好地為產品選材、結構設計、工藝選擇、產品運輸存貯及使用提供有效的信息,提高產品或材料的抗鹽霧腐蝕能力。
      腐蝕是材料或其性能在環境的作用下引起的破壞或變質。大多數的腐蝕發生在大氣環境中,大氣中含有氧氣、濕度、溫度變化和污染物等腐蝕成分和腐蝕因素。鹽霧腐蝕就是一種常見和最有破壞性的大氣腐蝕。這里講的鹽霧是指氯化物的大氣,它的主要腐蝕成分是海洋中的氯化物鹽——氯化鈉,它主要來源于海洋和內地鹽堿地區。鹽霧對金屬材料表面的腐蝕是由于含有的氯離子穿透金屬表面的氧化層和防護層與內部金屬發生電化學反應引起的。同時,氯離子含有一定的水合能,易被吸附在金屬表面的孔隙、裂縫排擠并取代氧化層中的氧,把不溶性的氧化物變成可溶性的氯化物,使鈍化態表面變成活潑表面。造成對產品極壞的不良反應。
2.什么是鹽霧
      鹽霧是指大氣中由含鹽微小液滴所構成的彌散系統,是人工環境三防系列中的一種,很多企業產品需模擬海洋周邊氣候對產品造成的破壞性,鹽霧試驗就是模擬這種現象的產生,所以檢測設備——鹽霧試驗箱應運而行
      鹽霧試驗分為中性鹽霧和酸性鹽霧兩種,其區別在于符合的標準與試驗方法不同,又名“NSS”和"CASS"試驗,是人工三防氣候中最常見的一種測試方法。
實驗室模擬鹽霧可以分為三類:
中性鹽霧試驗、醋酸鹽霧試驗、銅鹽加速醋酸鹽霧試驗。    
(1)中性鹽霧試驗(NSS試驗)是出現最早目前應用領域最廣的一種加速腐蝕試驗方法。它采用5%的氯化鈉鹽水溶液,溶液PH值調在中性范圍(6.5~7.2)作為噴霧用的溶液。試驗溫度均取35℃,要求鹽霧的沉降率在1~2ml/80cm/h。
(2)醋酸鹽霧試驗(ASS試驗)是在中性鹽霧試驗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是在5%氯化鈉溶液中加入一些冰醋酸,使溶液的PH值降為3左右,溶液變成酸性,最后形成的鹽霧也由中性鹽霧變成酸性。它的腐蝕速度要比NSS試驗快3倍左右。
(3)銅鹽加速醋酸鹽霧試驗(CASS試驗)是國外新近發展起來的一種快速鹽霧腐蝕試驗,試驗溫度為50℃,鹽溶液中加入少量銅鹽-氯化銅,強烈誘發腐蝕。它的腐蝕速度大約是NSS試驗的8倍。
(4)交變鹽霧試驗是一種綜合鹽霧試驗,它實際上是中性鹽霧試驗加恒定濕熱試驗。它主要用于空腔型的整機產品,通過潮態環境的滲透,使鹽霧腐蝕不但在產品表面產生,也在    
產品內部產生。它是將產品在鹽霧和濕熱兩種環境條件下交替轉換,最后考核整機產品的電性能和機械性能有無變化。 
鹽霧溫度度范圍:35℃~55℃/鹽霧試驗         RT+10℃~+100℃/恒溫恒濕試驗RT+10℃~200℃/高溫試驗
濕度范圍:95~98%RH/鹽霧試驗       85~98%RH/恒溫恒濕試驗      
空氣飽和器:RT+10℃~60℃/鹽霧試驗              
溫度均勻度:±2℃/鹽霧試驗       ±2℃/恒溫恒濕試驗               ±2℃(空載時)/高溫試試驗
濕度均勻度:±3%RH鹽霧試驗       ±3%RH/恒溫恒濕試驗           
溫度波動度:±0.5℃/鹽霧試驗     ±0.5℃/恒溫恒濕試驗           ±0.5℃/高溫試驗
鹽霧沉降量:1~2ml/80cm2.h/鹽霧試驗          
濕度波動度:±0.5%/鹽霧試驗      ±0.5%/恒溫恒濕試驗 
溫度偏差:≤±2℃/鹽霧試驗      ≤±2℃/恒溫恒濕試驗           ≤±2℃/高溫試驗濕度偏差:≤+2~-3%R.H/鹽霧試驗≤+2~-3%R.H/恒溫恒濕試驗  
3.鹽霧試驗標準
  1.GB/T6461-2002《金屬基體上金屬和其它無機覆蓋層經腐蝕試驗后的試樣和試件的評級》
  2.JB4159-1999《熱帶電工產品通用技術要求》
  3.GJB4.11-1983《艦船電子設備環境試驗》
  4.GB/T4288-2003《家用電動洗衣機》
  5.GB/T2423.17-93《中型鹽霧試驗標準(NSS)電工電子產品基本環境試驗規程》
很多家庭都會使用電熱水壺,方便又快捷。不過,最近一份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的《2016年電水壺產品監督抽查質量分析報告》卻指出,電水壺的合格率只有76%。風險監測發現,55.6%的電水壺產品錳含量在10%左右,長期使用或將影響健康。
記者采訪發現,電水壺的普及度十分高,而價格的高低,似乎也已成為衡量電水壺品質好壞的標準。此次省質監局抽檢電水壺時,主要監測了沸水斷電溫度項目、抗鹽霧腐蝕性能項目、不銹鋼成分分析項目和錳析出量項目。錳含量為10%的電水壺,均采用的是高錳鋼,而非符合《生活用水衛生標準》的304不銹鋼材質。
從抽檢報告來看,電水壺好不好,材質相當重要。在市區一家批發市場小家電售賣店里,琳瑯滿目的電水壺擺在了貨架上,價格從30元到100元不等。
304不銹鋼耐高溫800度,具有加工性能好,韌性高的特點,廣泛適用于工業和家具裝飾行業和食品醫療行業。304不銹鋼電水壺和普通電水壺的區別,一是在于價格,還有一個就是重量。通常,使用304不銹鋼材質的電水壺,壺身內會有“食品級304不銹鋼”的標識。
錳原本是人體必需的元素之一,成年人錳的適宜攝入量為每天3.5毫克,最高可耐受攝入量為每天10毫克。但如果錳攝入超標,將會影響到神經系統,產生記憶力減退、嗜睡、神經功能紊亂等癥狀。
目前,雖然我國并無標準對食品用不銹鋼容器及工具的材質問題有明確限定,但我們還是建議消費者在選購電水壺時,盡量購買帶有3C標識、304不銹鋼材質的電水壺。
深圳金屬力學性能分析材質檢測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