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之美,在山,在水,在人,也在味。民以食為天,知味在四川。在中華美食家族中,川菜以其獨特的風味和烹飪方法,與魯菜、粵菜、蘇菜并列中國四大菜系,并隱隱然成為四大菜系之首9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吃在四川,味在成都。”
川菜是在濃厚的巴蜀文化背景下產生的。它講究色、香、味、形、聲俱全,風格多樣,素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之譽。川菜取材廣泛,切配精細,菜式眾多,烹制講究,調料豐富,味別多樣。
幾個人圍坐桌前,中間是一爐火,火上是一鍋由各種佐料熬成的翻滾沸騰的湯,大家把葷素肴用筷子夾住,在湯中燙熟,放進香油或其他作料配成的碟中,趁熱吃下。冬天渾身溫暖,夏天一身透汗,爽!這就是名聞四海的成都火鍋。
都說成都人精,其實應該說成都人善學。只要是好的東西,成都人就會學回來。但是成都人并不滿足于此,學回來的東西,成都人會根據自己的喜好去改造它。成都的火鍋,原來是白味的,重在一個鮮字。后來,重慶的碼頭工人發明了一種一鍋煮的飲食方法,也就是現在火鍋的前身。這種一鍋煮味重,重在麻辣。成都人學會以后,就對它進行了改造,把它打造成了成都飲食文化的一個著名品牌。因此在重慶串串香底料傳到四川時,勤勞的成都人民又迅速把它改造成了獨具川味的串串香底料——川禾川調串串香底料。
川禾川調串串香底料是結合成都火鍋的做法而烹制,不僅講究麻辣鮮香,還放入更多香料做底料,加入成都特產郫縣豆瓣和醪糟,另外還會加入豆豉,制出口味濃烈的醬香型串串香底料。味道醇厚,麻辣鮮香,吃過唇齒留香,回味無窮。
成都另一樣讓中外游人饞涎欲滴的美食,是品種繁多、風味各異的小吃。而在川禾川調店里,這些一些具備四川風味的辣鹵又成了一道招牌菜。鮮活的海產品來自遙遠的海邊,而秘制鹵料卻出自四川老師傅之手,恰到好處的火候讓鹵制出來的海鮮辣鹵軟糯適中,香辣無比,受到眾多消費者的好評。除了海鮮辣鹵,還有一些如酸梅汁、冰粉等特色飲品。
成都人有一種揮之不去的懷舊情節,各大飯店餐館,從名字到服務,從菜名到菜單,從陳設到餐具都充滿了各自的特色,精心到了極致。不論是高檔飯店,還是街市小酒館,都有著濃郁的成都特色。川禾川調也同樣追求時尚的裝飾,賦予串串香底料以新的概念。重口小清新的現代化風格,錯落有致的桌椅,白的墻裝飾著手繪圖案,帶著一種歲月的風塵,他們追求濃郁的四川文化氣息,抑或是一種飲食習慣的浮現。
四川的辣聞名世界,川禾川調的辣震驚蜀地。辣,在四川已經成為一種常態,但如此獨特的串串香底料還是頭一家,因此在美食紛紜的成都初放異彩,大有熱遍全國之勢。吃在四川味在成都,川禾川調成嗜辣者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