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除水垢的基本原理 1)溶解作用:酸溶液容易與鈣、鎂、碳酸鹽水垢發生反應,生成易溶化合物,使水垢溶解。 2)剝離作用:酸溶液能溶解金屬表面的氧化物.破壞與水垢的結合。從而使附著在金屬氧化物表面的水垢 剝離。并脫落下來。 3)氣掀作用:酸溶液與鈣、鎂、碳酸鹽水垢發生反應后,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氣體在溢出過程 中。對于難溶或溶解較慢的水垢層,具有一定的掀動力,使水垢從換熱器受熱表面脫落下來。 4)疏松作用:對于含有硅酸鹽和硫酸鹽混合水垢,由于鈣、鎂、碳酸鹽和鐵的氧化物在酸溶液中溶解,殘 留的水垢會變得疏松,很容易被流動的酸溶液沖刷下來。 3、 清洗水垢的工藝要求 1)酸洗溫度:提升酸洗溫度有利于提高除垢效果.如果溫度過高就會加劇酸洗液對換熱器板片的腐蝕,通 過反復試驗發現,酸洗溫度控制在 60~E 為宜。 2)酸洗液濃度:根據反復試驗得出,酸洗液應按甲酸 81.0%、水 17.0%、緩沖劑1.2%、表面活性劑0.8% 的濃度配制,清洗效果極佳。 3)酸洗方法及時間:酸洗方法應以靜態浸泡和動態循環相結合的方法進行。酸洗時間為先靜態浸泡 2 h,然 后動態循環 3~4 h。在酸洗過程中應經常取樣化驗酸洗濃度,當相鄰兩次化驗濃度差值低于 0.2%時,即 可認為酸洗反應結束。
電源供應
相/伏/赫茲
3/400/50
最大水流量
L/H
1320
壓力
巴/兆帕
0-500/0-50/0-7200
最大進水溫度
攝氏度
60
連接功率
千瓦
22
轉速 
RPM
1450
機器重量
公斤
450
尺寸
(長*寬*高 毫米)
1440x 850x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