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在讀一些國際頂尖的服裝服飾品牌的資料,去提高一下自己的藝術修養,總結一下這些大牌的成功密碼,看一看人家能夠成就百年基業的遺傳基因,以便能夠借鑒到我們的經營管理中來。我翻的品牌都是香奈兒、杰尼亞、阿瑪尼這樣的國際大牌,其中讀到一些報道,比如說,中國人不喜歡在中國生產的杰尼亞服裝等等。這些問題引起我的思考,為什么給中國人做衣服,我們中國人還做不過外國人呢?定做衣服
百度曾經在營銷上做過一個著名的創意,說“百度更懂中文”。我在想,我們中國服裝企業不也是更懂中國人嗎?我們能不能向消費者大膽地說一聲,我們更懂中國人呢?
就拿服裝定制業來說,我們不比外國人更了解中國人的身材嗎?定制服裝
比如,我們酷紳服裝公司,做了十多年的定制業務,量了近百萬人的身材,與這百十萬人進行了面對面的溝通。而且,還把這些尺寸信息都輸進了數據庫,在此基礎上還獨創了密碼定制法,總結出了既體現了中國人身材,又尊重了中國人穿著習慣的密集的號型體系,搞出了“不用面對面量體,就可以做到合體的”,能在網上就可以定做的型牌男裝(定做西裝)。難道遠在重洋的外國設計師比我們更了解中國人的身材,更了解中國人的穿著習慣?
我們自己就是中國人,我們不比外國人更懂中國人的審美情趣嗎?定做褲子
我們生于斯,長于斯,學中文,用中文,沿襲中國的風俗習慣,遵循中國的道德體系,我們整天跟中國人混在一起,其實,我們就是中國人。難道我們不比老外更懂中國文化嗎?難道我們中國的文化就不能用在服裝設計上嗎?就不能注入到品牌文化中嗎?就不能用來創造品牌價值嗎?
當我們將衣服賣給中國人的時候,難道我們比外國人對待中國人更趾高氣揚?難道我們在骨子里更看不起中國人?難道我們就不知道血濃于水?難道中國人跟中國人在一起不親切,而是外國人跟中國人在一起更親切?
我想上述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我們都是中國人,為我們中國人自己做衣服,我們理應該比外國人做得更好。如果只是缺技術,缺設備,缺管理這些客觀因素,我們完全可以花些時間去學習,慢慢積累去解決。只要有這種精神,有這種中國人給中國人做衣服,一定要比外國人給中國人做衣服做得更好的精神與信念,我相信,我們總有一天,要造出比外國人造得更好的適合中國人穿的衣服。抑或,我們現在在某些方面就已經比外國人做得好了,但是,我們自己沒有去發現,沒有去用心體會,沒有去珍惜。
所以,我要用心用意地去看看這些國際大牌的資料,學習學習人家的成功經驗,用心靈去體悟一下這些大牌的成功密碼,仔仔細細地發掘人家的遺傳基因,用到我們中國人的服裝產業上來,看看外國人是如何打動我們中國人的。我對這次閱讀之旅充滿著期待,我還希望能把我的心得寫成讀書筆記,發到我的博客上來,與大家一起分享。
我真的很相信,我們更懂中國人。我甚至想大膽地說一聲:我們酷紳更懂中國人,我們型牌更懂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