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一般指有機物質碳化變焦的過程,在煤的干餾中指高溫干餾,在石油加工中,焦化是渣油焦炭化的簡稱,是指重質油(如重油,減壓渣油,裂化渣油甚至土瀝青等)在500℃左右的高溫條件下進行深度的裂解和縮合反應,產生氣體、汽油、柴油、蠟油和石油焦的過程。焦化主要包括延遲焦化、釜式焦化、平爐焦化、流化焦化和靈活焦化等五種工藝過程。 煉焦用煤煉焦用煤最重要的特性是要求具有一定的粘結性,即粉狀煤料加熱時能軟化、熔融,經過膠質狀態,使煤粒彼此結合,固化成堅實的塊狀焦。此外,要求灰分、硫分雜質含量低。按中國煤分類方案,煉焦用煤主要的牌號是焦煤、肥煤、氣煤和瘦煤(見煤化學)。其中只有焦煤能單獨煉成質量較好的焦炭,但這類煤的貯量很少。為擴大煉焦用煤來源和改善焦炭質量,通常采用配煤煉焦。即根據各牌號煤的結焦特性,通過配煤實驗,找到合適的配合比例,煉出合格的焦炭。除了配煤煉焦以外,在煉焦工藝上采用搗固煉焦,配型煤煉焦以及仍在繼續改進的干燥、預熱煤料直接入爐的工藝,這些提高入爐煤料堆密度的方法,都能有效地增加弱粘煤的用量。此外,在較瘦煤料中配入粘結劑,在較肥的煤料中配入瘦化劑,對于非煉焦用煤則先制成型煤、再進行單獨焦化等,均可獲得有一定強度的塊焦型焦。成焦過程煤由常溫經過干餾到焦炭成熟,要經歷煤干燥和預熱、形成膠質體、縮合結焦等階段。煤在炭化室中成焦過程實際是成層結焦,因為熱量是從兩側爐墻供給,而煤的熱導率又低,平行于爐墻的各層煤料之間有較大的溫度差。這樣,在同一時間內,離爐墻不同距離的各層煤料處于不同的成焦階段,靠近爐墻的煤層先成焦,而后一層層地向炭化室軸線中心推移,當焦炭層從兩側擴展到炭化室中心并會合時,成焦過程即結束,整個成焦時間大約13~18h。 焦化廠一般由備煤、煉焦、回收、精苯、焦油、其他化學精制、化驗和修理等車間組成。其中化驗和修理車間為輔助生產車間。備煤車間的任務是為煉焦車間及時供應合乎質量要求的配合煤。煉焦車間是焦化廠的主體車間。煉焦車間的生產流程是:裝煤車從貯煤塔取煤后,運送到已推空的碳化室上部將煤裝入碳化室,煤經高溫干餾變成焦炭,并放出荒煤氣由管道輸往回收車間;用推焦機將焦炭從碳化室推出,經過攔焦車后落入熄焦車內送往熄焦塔熄焦;之后,從熄焦車卸入涼焦臺,蒸發掉多余的水分和進一步降溫,再經輸送帶送往篩焦爐分成各級焦炭。回收車間負責抽吸、冷卻及吸收回收煉焦爐發生的荒煤氣中的各種初級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