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中煤預應力錨桿預應力錨桿施工方法(1)鉆孔鉆孔選用土錨專用鉆機,外套管直徑為φХХmm,鉆頭為中空型,并直接安裝在外套管上,鉆頭外徑為φХХmm。成孔結束后,驗證套內無殘留土芯,保證拉桿束體能順利地放入孔中。(2)泥漿水的處理與排除在成孔過程中產生的泥漿水及時處理與排除,泥漿經排水溝至集水井,清水用水泵抽除,泥漿由槽車運走。(3)抽拔鉆桿當完成鉆孔后,及時抽拔鉆桿,這樣對下一步拔套管有利。(4)放置錨桿錨桿運到現場后,全面檢查注漿塑料管是否完好。放入套管后,使錨桿露出孔外不少于2m長度,以保證張拉要求。(5)拔套管錨桿安放完畢后,即開始拔套管,該工序如同拔鉆桿,做到迅速而連續。(6)注漿注漿作業從鉆孔底部開始,注漿過程中確保從鉆孔中順利地排水排氣,直到結束為止。注漿作業不中斷,注漿壓力采用0.3~0.5Mpa。(7)錨桿養生注漿完成后,立即對錨桿進行養生,養生的時間依據試驗室配比試驗確定。(8)錨桿張拉當錨固體達到設計強度后,進行張拉,錨桿張拉由一套專用設備完成,即由操縱箱、穿心鋼索千斤頂及錨具組成。錨桿張拉控制應力值、為鋼索的破斷應力的0.8左右,張拉由專人操作、觀測和記錄,并繪制荷載——位移曲線。預應力錨桿工藝措施(1)土錨鉆孔前根據設計要求和土層條件定好孔位,做出標記,保證錨桿的孔位差不超過100mm,孔深不小于設計長度1%,也不大于設計長1%。(2)安放錨桿前,用清水沖洗鉆孔,直至孔口溢出清水為止。(3)錨束組裝前保證平直,消除油漬與鐵銹。(4)安裝錨桿時,沿桿體軸線方向,每隔1~2m設置一個對中支架。(5)桿體自由段涂黃油套上塑料套管,并在錨固段處用鉛絲綁牢,桿體安放時,避免與孔壁直接接觸,特別是位于錨固體的桿體。(6)注漿漿液攪拌均勻,隨攪隨用,漿液保證在初凝前用完,并嚴防石塊和雜物等混入。注漿時,注漿管端口距孔底保持50~100mm距離。(7)錨桿張拉前,對張拉設備進行律定,當錨固體與臺座混凝土強度大于15Mpa后,進行張拉。(8)錨桿在張拉之前,先取10%~20%設計應力,對錨桿預張拉一次,使各部位接觸緊密,桿體完全平直。(9)因在鎖定過程中,張拉荷載一般都要回縮,故鎖定前先超張拉至1.1~1.2倍設計應力,并持荷5min(砂土)或10min(粘土)時間,以確保錨頭位移及預應力值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