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I耐電痕化CTI相比電痕化測試實驗室
電子產品在日常使用過程中,由于環境的影響,很容易在產品內部不同極性的帶電件上沉積雜質,尤其是在潮濕環境中使用時,若產品所用的固體絕緣材料的耐受能力比較差,很容易在材料表面引起電弧,產生電蝕損。進而導致著火危險。電痕化指數則是用于判定材料耐受能力的重要指標,可分為相比電痕化指數(CTI)和耐電痕化指數(PTI)兩種。
 
PTI:是Proof tracking index的縮略語,中文意思是保證耐漏電起痕指數。試驗方法本身與CTI相同。目前,對每一個耐壓值從0到5進行分級。PTI與CTI的不同之處在于:CTI改變施加的電壓,求得材料的最大耐壓值,從而決定起痕指數。而PTI所試驗的電壓是一個點,只表示該點是否能耐受住電壓。換言之,假設PTI為150V,則說明該材料的漏電起痕性能耐受到150V,而且實際中可能比該值還高。另一方面,由于CTI求的是最大耐壓值,不會具有大于標注值的實力。
根據IEC 60112:2009的定義:相比漏電起痕指數(CTI):五個測試樣品能經受50滴的試驗過程而不產生漏電起痕失效及持續火焰的最高電壓值。它還包括對材料在進行100滴測試時所顯現的特性的有關說明。
耐漏電起痕指數(PTI):五個測試樣品能經受50滴的試驗過程而不產生漏電起痕失效及持續火焰的測試電壓值。通俗地講,CTI是材料能經受50滴試驗過程而不產生漏電起痕失效的最高電壓;
PTI是指定一個測試電壓,然后通過試驗來檢驗材料能否在此電壓下經受50滴的試驗過程。耐漏電起痕指數用作接受準則,也可用于材料和部件的質量控制的手段。相比漏電起痕指數主要用于表示材料的基本特性和特性的比較。在很多標準中都有引用CTI、PTI,CTI指固體絕緣材料表面經受住50滴電解液而沒有形成漏電痕跡的最高電壓值,PTI是固體絕緣材料表面經受住50滴電解液而沒有形成漏電痕跡的電壓值。
 
檢測標準
◆IEC 60112:2009
◆GB/T42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