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實施現場審核
審核準備階段結束以后,開始進入現場實施審核。在實施現場審核階段,第—方審核(內部審核)與第三方審核(外部審核)在審核程序上均依據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審核標準規定的程序實施,但在審核活動安排上第一方審核(內部審核)與第三方審核(外部審核)有較大的差異。
第一方審核(內部審核)不分階段,只實施一次完整的審核過程,而第二方審核(外部審核)依據ISO/IEC導則62的規定,把現場審核分為兩個階段,即第一階段審核和第二階段審核。兩個審核階段各有所側重,第一階段審核是為第二階段審核作準備,依據第一階段審核過程中收集到的信息,編制第二階段的審核計劃,實施第二階段審核。第二階段審核仍是組織實施審核的主要階段,審核結束后,依據要求審核組要提出最后的審核報告和審核結論。
本節僅討論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內部審核的現場審核的實施,不分階段。
3.1現場審核的目的
現場審核的目的就是查證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標準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文件實施的情況,主要查證:
(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文件是否符合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標準的規定和要求:
(2)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是否有效地實施;
(3)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實施后的有效性和改進的領域。
依據上述幾點作出判斷,并據此對受審核方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作出結論。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審核實際是一種符合性審核,用以證實受審核方在雙方確定的審核范圍內,是否實施并保持了一個有效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
3.2現場審核的內容
(1)初次審核要覆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文件中的全部要素。審核中不論采用以要素為主進行審核,還是采用以部門為主進行審核,但標準中全部要素都要覆蓋,不可遺漏,查閱運行記錄,以驗證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是否有效的實施。
(2)職業健康安全目標、指標及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應重點加以審核。職業健康安全目標是否結合企業特點,目標是否明確、具體,指標是否量化,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中的技術方案及技術措施是否有設計書,是否可行,實施經費是否落實到位,是否確定了責任部門和責任人,是否制定了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的實施計劃。
(3)企業所識別出的危險源,特別是評價出的重要危險源是否加強了控制;考慮到缺少程序指導可能導致偏離職業健康安全方針、目標的安全生產控制點,是否編制了運行程序、作業指導書或操作規程;在這些安全生產控制點是否落實了責任人。對其中可能產生意外事故,造成重大風險的關鍵安全生產控制點,是否制定了應急準備與相應控制程序或作業指導書。
(4)結合企業活動、產品或服務的特點及識別和評價出的重要危險源,是否已收集到了國家及地方相關職業健康安全法律、法規、標準及其他要求的文件并列出清單;企業主管部門及人員是否熟悉職業健康安全法律、法規、標準適用于本企業的具體要求;是否對企業相關員工進行了職業健康安全法律、法規、標準及其他要求的宣傳教育。
(5)重點查閱體系運行后的安全生產監測記錄,是否發生過事故,企業采取了什么對策。
(6)實施現場觀察。現場觀察是現場審核中重要的一環,通過觀察可以發現體系及體系運行中現的問題;可以觀察出企業中是否有遺留的未識別出的危險源,特別是比較重要的危險源;確定的安全生產控制點,特別是關鍵安全生產控制點,是否有相應的控制程序、作業指導書或操作規程;現場管理人員及操作人員是否明確自己的職責,是否經過培訓,熟悉本崗位的專業技術及安全生產知識;對可能產生事故造成重大風險的人員是否掌握應急措施;對某些特殊崗位是否實施了上崗制度。
對現場觀察重點是選擇企業活動、產品或服務過程中的現場,如生產流水線,動力房及鍋爐房、儲藏有毒、有害、危險品倉庫及其他有關危險源的現場。
(7)對第三方審核尚需查看企業的內部審核及管理評審記錄,了解企業對現行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評價,對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運行中發現的不符合事實是否采取了糾正措施,管理評審中是否體現了持續改進的思想,是否已建立了自我約束,自我調節、自我完善的運行機制。
3.3現場審核的程序
現場審核除實施現場查證外,還包含了一系列會議,其中包括:
·首次會議
·現場查證
·審核組內部會議
·審核組與受審核方信息溝通會議
·末次會議
1、首次會議
1)首次會議目的
·向受審核方領導介紹審核組成員;
·重申并確認審核的范圍和目的;
·簡要介紹審核組實施審核的審核計劃、審核方法和審核程序;
·確定審核組和受審核方之間的聯系;
·確認審核組所需資源和設施,如復印機、電話、辦公室等己齊備;
·確定審核組和受審核方之間信息溝通會議和末次會議的日期及會議的主題;
·確認審核工作中其他有關問題。
2)首次會議程序
首次會議一般由審核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