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福字,漢族傳統年俗。"福字現在的解釋是"幸福",而在過去則指"福氣"、"福運"。春節貼"福"字,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愿。民間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向往和祝愿,也有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倒""福氣已到"。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門上、墻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漢族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 春聯,又叫“春貼”、“門對”,它以對仗工整、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美好形象,抒發美好愿望,是漢族特有的文學形式,對聯的上下聯字數不限,但必須相等。春聯起源于桃符,是華人過春節的重要標志。當人們在自己的家門口貼上春聯的時候,意味著過春節正式拉開序幕。余亞飛《迎新歲》稱:“喜氣臨門紅色妍,家家戶戶貼春聯;舊年辭別迎新歲,時序車輪總向前。” 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大紅春聯貼于門上,辭舊迎新,增加喜慶的節日氣氛。傳統春聯是用毛筆書寫,但亦有印制的春聯。春聯的種類較多,有街門對、屋門對等。 掛錢,為北方貼在門楣、房檐上的一種漢族傳統剪紙藝術。其叫法有“掛簽”、“掛千”、“吊錢”、“門箋”、“門吊子”,為漢族民間刻(剪)紙藝術品中的一種。由于圖案清晰絢麗,花紋細膩精美,又因圖案多為古錢狀,故古人才將其稱“掛錢”。[1] 掛錢,其形狀如小幡,是一種裝飾性的漢族傳統刻紙藝術。新春佳節,北方城鎮鄉村的人家都喜歡并且都很自然地在自家的門楣上貼上一排色彩繽紛的“掛錢”,作為新年點綴,借以邀引財源。掛錢在鄉間最是盛行,除門檐、房檐下,也有把它貼在財神洞、倉庫、雞舍、 豬舍和井臺上的。[1] 掛錢上刻鏤著吉祥的圖案和文字,上沿貼牢,下面大部懸空,可隨風飄動。掛錢和春聯交相輝映,呈現出一派濃厚的鄉土氣息和辭舊迎新的節日景象。 掛錢在中國有幾千年的歷史。貼掛錢,為北方地區漢族民間春節的一大習俗。新春佳節,掛錢與對聯搭配著貼,一是表示一種祝福,表示吉祥如意的意思,二是象征著富有,即有錢的意思。 廊坊市藍菱印刷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設計,印刷,模切,送貨上門一條龍服務的優質印刷制作廠家。聯系電話:13582781688 13683698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