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床的發展過程
熏蒸的發展:
中醫熏蒸方法歷史悠久。西周時期就盛行于宮廷王室,是貴族權貴們用來潔身、治病、辟邪的一種手段。從晉唐時期起,開始被廣泛運用到臨床各科,成為一種治療方式。在《黃帝內經》、《金匱要略》、《醫宗金鑒》等中醫經典中,都有詳細的記載。早在《內經》就有“摩之浴之”的論述。清代時,其進入鼎盛時期。在千百年里,歷代醫家和民間應用中醫熏蒸療法取得良好效果的案例舉不勝舉。今天,人們不僅在民間使用這種方法治療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疾病,而且在大型的中醫醫院中,也是把它作為一種有效的治療手段,應用在臨床實踐中,例如熏蒸床、牽引熏蒸床等。
以前的熏蒸床蒸氣是一點的,它局部溫度高其它地方不行,現在改用熏蒸床多點噴霧,使病人的各個部位得到了進一步治療,提高了治療效果。第二是以前熏蒸床的溫度不能夠控制,經過改進,使溫度利用電子溫控器得到了控制,基本上保證了熏蒸床箱體里的溫度是恒溫。第三是以前病人的體位,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使得病人在治療中感到不舒服、不舒適,經過改進,使病人的體位,分為坐式熏蒸床(太空艙)和躺式熏蒸床,所以比較舒適。
熏蒸床給人體熏蒸的原理: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除有抵御外邪侵襲的保護作用外,還有分泌、吸收、滲透、排泄、感覺等多種功能。中醫熏蒸床就是利用皮膚這些生理特性,使藥物通過皮膚表層吸收,角質層滲透和真皮層轉運進入血液循環而發揮藥效。藥物熏蒸使皮膚毛細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及淋巴液的循環和新陳代謝,并能使體內的五臟六腑的“毒氣”、“邪氣”、“寒氣”通過汗腺迅速排出體外,既扶元固本又消除疲勞,給人以舒暢之感,故能疏通經絡、益氣養血,調節機體陰陽平衡,從而達到治療疾病之目的。 現代醫學認為,熏洗療法通過熏、蒸將藥力和熱力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促進皮膚和患處對藥物的吸收,促進血液和淋巴的循環,加強糖、脂肪和蛋白質的代謝和體內廢物的排泄,有利于組織間液的回流吸收,增強白細胞的吞噬能力、調節神經體液,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
熏蒸的功能:
1、藥物滲透作用,因為中藥熏蒸以后,它的中藥有效成份以離子形式存在,離子滲入皮膚,進入體內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2、改善微循環,人體在熏蒸床內熏蒸過程中,它的皮膚溫度會升高,皮膚的毛細血管會擴張,血液循環增快,促進了皮膚和機體的新陳代謝,可以促進關節腫脹的消退和促進組織的再生能力;
3、物理溫熱作用,能消除疲勞,給人以舒暢之感,同時可以降低皮膚的末稍神經的興奮性,緩解皮膚的緊張,肌肉的痙攣和強直,這樣可以減輕和緩解關節的疼痛;
4、發汗解表、和衛散邪、疏通腠理、調氣和血、解毒避穢、防疫保健、殺蟲止癢等諸多功用,可廣泛用于全身各種病癥的治療,并有著較好的療效;
5、通過熏蒸床進行藥物熏蒸還能使皮膚光滑細潤、補腎壯骨、養容生肌、延年益壽。
熏蒸的適應癥:
1、腰椎間盤突出證、腰椎骨質增生、急性腰扭傷、慢性腰肌勞損、頸椎病、肩周炎、一般的肩背酸痛、風寒濕性關節腫痛、坐骨神經痛、關節退行性改變引起的關節腫痛。
2、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風濕病引起的肌肉疼痛、關節腫痛。
3、慢性胃腸炎虛寒型、慢性盆腔炎寒凝血瘀型、痛經等婦科病及消化系統病。
4、中風偏癱、局部麻木不仁、怕冷、風寒感冒、肥胖、皮膚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