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自貿保稅園依托浦東現代化建設引領區、自貿試驗區、張江自主創新示范區和海關特殊監管區的功能疊加優勢,圍繞園區“十四五”規劃目標,聚焦生物醫藥、集成電路、智能制造、汽車及零配件、郵輪產業等重點領域,以深化制度創新和功能拓展為動力,推進建設產業園區、提升產業能級、優化創新生態,持續推動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一、生物醫藥產業形成保稅特色創新生態圈園區集聚國內外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企業800余家,初步形成覆蓋研發、檢測,生產、倉儲、供應鏈、貿易、醫療服務等全產業鏈的具有保稅特色的生物醫藥創新生態圈。年內,新藥研發、CRO、基因治療、細胞治療等27個項目落地,推動高博醫療集團布局臨床研究平臺及奧森多生物科技發展(上海)有限公司創新中心等項目落地,自貿壹號IDEALAB獲批浦東新區首批大企業開放式創新中心。推動生物醫藥特殊物品出入境聯合監管機制擴大企業試點范圍,上海藥明康德新藥開發有限公司、上海藥明奧測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納入特殊物品入境“白名單”;推動研發用物品進口試點在保稅區域內率先落地實施,上海藥明康德新藥開發有限公司、上海藥明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上海合全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星奕昂(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納入研發用物品“白名單”,不斷提升特殊物品及研發用物品通關便利化水平。加快推動研發用物品進口試點落地實施6月30日,《上海市生物醫藥研發用物品進口試點方案》發布。《方案》通過建立市區兩級生物醫藥研發用物品進口試點聯合推進機制,進一步完善信息化監管制度,提升進口便利化水平,實現“白名單”物品進口不需辦理《進口藥品通關單》,解決困擾企業發展的瓶頸問題,為企業研發創新帶來了更多便利。12月29日,首批市級生物醫藥研發用物品進口試點企業“白名單”發布,3家企業入園,其中2家來自自貿保稅園,分別為上海藥明康德新藥開發有限公司和上海藥明合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同步發布的還有,首批生物醫藥研發用物品進進口“白名單”,共14項物品入選,其中13項來自保稅園。二、集成電路產業企業加速集聚以集成電路封裝測試、集成電路專用材料、設備及成品的研發、生產、貿易、供應鏈管理等領域為特色,集聚集成電路產業細分領域的頭部企業120余家。協助市商務委籌辦上海市外資集成電路企業專場政企合作圓桌會議,解決區內集成電路企業發展瓶頸問題;發揮好近鐵半導體全球分撥中心在“智能發貨、全球速達”上的優勢,推動集成電路供應鏈能級提升;推動阿斯麥(上海)光刻設備科技有限公司、迪思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等具備總部和研發功能的項目落地,推進企業從單一貿易功能向設計、制造、分撥等多功能復合型模式發展。三、智能制造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推動區內企業從貿易、培訓、展示向研發、生產轉型升級;積極為郵輪制造和航空制造產業賦能,推動產業鏈延伸;加快推動德國工業4.0智能制造創新服務中心項目落地,推動德國機床制造商協會入駐產業園;持續開展戰略招商,星希爾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晶泰科技藥物創新研發中心等人工智能藥物研發項目落地。截至年底,園區共集聚國際領先的精密數控、智能機器人、3D打印、高精密檢測等領域的頭部企業120余家。自貿壹號IDEALAB創意實驗室獲批浦東新區首批大企業開放式創新中心7月29日,自貿保稅園自貿壹號IDEALAB創意實驗室獲批浦東新區首批大企業開放式創新中心,并入駐首批企業。自貿壹號IDEALAB創意實驗室是自貿壹號生命科技產業園為初創企業打造的集政府雙創政策及眾多知名投資機構、生態發展要素為一體的25000m2創新孵化加速器,以解決生物醫藥初創企業資金緊、轉化難等痛點。創意實驗室聚焦醫療行業企業孵化培育,依托獨特的“自貿+保稅”外向型經濟區域優勢,為國外生物醫藥企業進入中國市場搭建橋梁,并為國內外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產品打造集政策法規、研發生產、臨床、檢驗檢測認證、投融資、市場流通、專業園區配套等為一體的藥品及醫療器械創新生態系統,以完善的產業服務鏈孵化國際企業及專業化科研團隊,共同建設國際生物醫藥產業生態社區。2021年,創意實驗室被市科委認定為上海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