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ISO9001體系如何快速辦理
目前,國家正在大力實施品牌戰略,要樹立一批知名品牌,并為品牌企業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初步改變我國“制造大國、品牌弱國”的面貌。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質檢總局等國家七部委聯合發文“工信部聯科347號,關于加快我國工業企業品牌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推動自主品牌建設,提升品牌價值和效應”,各省市商務、工商、質檢等部門會同行業協會,要協調配合,打破地方保護,消除市場壁壘,拓寬品牌產品的銷售渠道,加強企業品牌的保護和管理;鼓勵行業協會規范并推廣與品牌培育相關的咨詢、推廣服務,要發揮政策、資源和市場的導向作用,引導企業加強品牌建設,促進提升品牌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價值。!
企業在ISO9001認證之前應具備的材料:
一、文件和實際的管理:
 1.辦公室要有全部文件和記實空缺表格清單;
 2.外來文件(質量管理方面、與產品質量有關的尺度、技術文件、資料等)清單特別是國家強制性的法律法規的文件及控制發放的記實;
 3.文件發放記實(各部分都要有)
 4.各部分受控文件清單。含:質量手冊、程序文件、各部分的支持性文件、外來文件(國家、行業、等尺度;對產品質量有影響的資料等);
 5.個部分質量記實清單;
 6.技術文件清單(圖紙、工藝規程、檢修規程及發放記實);
 7.各種類文件都要進行審核批準及日期;
 8;各種質量記實簽字要齊全;
二、管理評審:
 1.管理評審計劃;
 2.管理評審會議的“簽到表”;
 3管理評審記實(管理者代表的講演、與會者的討論發言或書面的材料);
 4.管理評審講演;
 5.管理評審后的整改計劃和措施;糾正、預防和改進措施記實;
 6.跟蹤驗證記實;
三、內審方面:
 1.年度內審計劃;
 2.內審計劃及日程鋪排;
 3.內審小組長的任命書;
 4.內審成員的資料證書復印件;
 5.首次會議記實;
 6.內審檢查表(記實);
 7.末次會議記實;
 8.內審講演;
 9.不符合講演及糾正措施驗證記實;
 10.數據分析的有關記實;
四、銷售方面:
 1.合同評審記實;
 2.顧客臺賬;
 3.市場調查結果、顧客滿足程度調查結果、顧客投訴、訴苦及反饋的信息,臺賬,記實,并進行統計分析,是否完成質量目標;
 4.售后服務記實;
五、采購方面:
 1.合格供方評定記實(包括外協代方的評定記實);以及對供貨的業績評價的材料;
 2.合格供方評質量臺賬(在某個供方采購了多少材料,是否合格),采購質量統計分析,是否完成質量目標;
 3.采購臺賬(包括外協產品臺賬)
 4.采購清單(應有審批手續);
 5.合同(應經部分負責人批準);
六、原材料
 1.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明細臺賬;
 2.工具明細臺賬;
 3.量具明細臺賬(應包括兩句檢定狀態、檢定日期、復檢日期)及檢定的證書的保留;
 4.分歧格量具、工具的控制(報廢手續);
 5.兩句檢定記實;
 6.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標識(包括產品標識和狀態標識);
 7.入、出庫手續;
七、設備方面:
 1.設備清單;
 2.檢驗計劃;
 3.設備維護保養記實;
 4.特殊過程設備認可記實;
 5.標識(包括設備標識和設備完好狀態標識);
八、出產方面:
 1.年度出產計劃;及出產、服務過程實現的策略(會議)記實;
 2.完成出產計劃的項目清單(臺賬);
 3.分歧格品臺賬;
 4.分歧格品的處理記實;
 5.半成品、成品的檢修記實及統計分析(合格率是否達到質量目標哦);
 6.產品的防護、倉儲的各項規章軌制、標識、安全等;
 7.各部分的培訓(業務技術培訓、質量意識培訓等)計劃、記實;
 8.功課文件(圖紙、工藝規程、檢修規程、操縱規程到現場);
 9.樞紐過程一定要有工藝規程;
 10.現場標識(產品標識、狀態標識、設備標識);
 11.身纏現場不能泛起未經檢定的量具;
 12.各部分的每一類工作記實要裝訂成冊,便于檢索;
九、產品交付
 1.發貨計劃;
 2.發貨清單;
 3.對運輸放的評定記實(也屬于合格供方的評定);
 4.顧客收到貨物的記實;
十、人力資源:
 1.崗位職員任職要求;
 2.各部分培訓需求;
 3.年度培訓計劃;
 4.培訓記實(包括:內審員培訓記實、質量方針和目標培訓記實、質量意識培訓記實、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培訓記實、技能培訓記實、檢修員上崗培訓記實u,均應由相應的考核評價結果)
 5.特殊工種名單(經有關負責人批準上崗的、及有關證件);
 6.檢修員名單(經有關負責人任命,并劃定職責和權限);
十一、安全管理:
 1.安全方面的各項規章軌制(有關國家、行業及本企業的法規等);
 2、消防設備、舉措措施清單;
說明:
 1.以上內容必需預備完善;
 2.各個部分的質量記實一定要完備;
3.各個不猛的負責人一定把握本部分的質量職責;
 4.質量方針、質量目標及各部分的分解目標要把握;
 5.崗位責任要求每一員工都要把握;
 6.以上內容,按各個專項負責人/班組的職責分工預備好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