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涂層
TiC(碳化鈦),TiN(氮化鈦)等堅硬物質的涂層方法大致有兩種,化學氣相沉積法(CVD法)和物理氣相沉積法(PVD法)。
化學氣相沉積法的溫度為900-1100℃,已超過了高速鋼的回火溫度,所以不能用于高速鋼的表面涂層。
物理氣相沉積法溫度較低,在500℃以下,適合對高速鋼絲錐,銑刀的涂層,物理氣相沉積法中最具代表性,最常用的是HCD離子電鍍工藝。
HCD離子電鍍工藝的基本過程是:把涂層材料鈦(Ti)放于高真空槽內的坩中,用電子射線讓它熔解并與氮氣反應,使之在已預熱且受負電壓作用下的刀具表面上生成細密。牢固的氮化鈦(TiN)涂層,TiN涂層呈金黃色,與刀具母體的密著性很好。
通過對模具進行表面處理特別是對模具進行表面超硬化處理是解決工件表面拉傷問題經濟而有效的方法。表面處理方法有多種,比較常用的有:鍍層方面,有鍍硬鉻,化學鍍鎳磷,刷鍍特種合金等;化學熱處理方面有各類滲氮,滲硼,滲硫等;表面超硬化處理方面有化學氣相沉積(CVD),物理氣相沉積(PVD),物理化學氣相沉積(PVD),TD覆層處理。 電鍍、化學鍍、刷鍍是通過電化學或化學反應的方法,于工件表面形成合金鍍層,工藝不同,合金鍍層性能各異。就耐磨抗咬合用途,目前應用較多的是鍍硬鉻、化學鍍鎳磷、刷鍍鎳鎢合金等。對于成型負荷較輕,或大型模具采用這些方法有時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這類表面處理存在的問題是一方面由于表面硬化層的硬度相比而言較低,容易出現磨損,而鍍層一旦磨損,拉傷又會出現;另一方面,也是最不足的一點是,鍍層與基體材料機械結合,在負荷較大的場合,有時使用幾次鍍層就會剝落,而鍍層一旦剝落,其功效也就失去。 化學熱處理是將工件放入含某種或某幾種化學元素的介質中加熱保溫,通過工件與介質的物理化學作用,這種或這幾種元素滲入工件表面,然后以適當的方式冷卻,從而改變了工件表面的成分和組織結構,并賦予工件不同的物理,化學和機械性能。化學熱處理的種類很多,根據所滲元素分類為:各種滲碳,各種滲氮,各種氮碳或碳氮共滲,滲硼,滲硫,滲鋁,滲鋅,滲其它各種金屬等。以耐磨,減摩,抗拉傷為目的的化學熱處理目前常用的是:滲碳,滲氮,滲硼,滲硫幾種。
技術交流:133-9232-1543 周生 模具小件免費打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