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銹鋼鏈輪的設計與加工
1、鏈輪設計:對于節距12.7-38.1標準鏈條的鏈輪各廠家己采用
標準滾刀在滾齒機上生產。加工時,用戶只需提供鏈輪齒數、節距和滾子直徑即可生產。鏈輪設計按GBl244-85設計。非標準鏈輪在用戶提供必要數據的基礎上,要做如下計算:分度圓直徑:d分=P/sin180度/Z=P·K, P-節距,K-齒數系數可查表。
齒溝圓弧半徑:Rmin=O.505d, d=滾子直徑。壓力角? Qmin=l20度-90/2 Qmax=140度-90/2。一般選用Qmax。齒面圓弧半徑Remin=O.008d;(Z·Z+180) Remax=O.12( Z·Z+2)。一般選用Remax。齒面圓弧半徑的位置Do在 d分一0.2P圓周上。齒溝分離量 S:機加,Smin=0.08d;非加,Smin=O.04P。一般選用機加齒溝分離量。節距角a=360/Z。齒厚:單排為內節內寬的0.95,雙排為內節內寬的0.93。
齒頂圓可根據作圖來決定,也可在分度圓的基礎上加0.85一0.95倍的滾子直徑。以上數據是鏈輪設計的重要參數。
當然。特殊鏈條的鏈輪設計與此有區別,需按有關手冊的鏈輪公式計算。
很多不銹鋼鏈輪傳動件的生產過程當中、經常會用到發黑處理的工藝。這里轉載一篇以前的技術文章、讓大家了解一下這個工藝的原理以及注意事項
鋼制件的表面發黑處理分為發藍處理和發黑處理
現在常用的方法有傳統的堿性加溫發黑和出現較晚的常溫發黑兩種。但常溫發黑工藝對于低碳鋼的效果不太好。 A3鋼用堿性發黑好一些。堿性發黑細分出來,又有一次發黑和兩次發黑的區別。發黑液的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鈉和亞硝酸鈉。發黑時所需溫度的寬容度較大,大概在135攝氏度到155攝氏度之間都可以得到不錯的表面,只是所需時間有些長短而已。實際操作中,需要注意的是工件發黑前除銹和除油的質量,以及發黑后的鈍化浸油。發黑質量的好壞往往因這些工序而變化。
金屬“發藍”藥液。 采用堿性氧化法或酸性氧化法;使金屬表面形成一層氧化膜,以防止金屬表面被腐蝕,此處理過程稱為“發藍”。 黑色金屬表面經“發藍”處理后所形成的氧化膜,其外層主要是四氧化三鐵,內層為氧化亞鐵。
不銹鋼鏈輪的功能非常強大,在生活中也有很廣泛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