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鑫源水蛭養殖基地-豐縣水蛭引種場
江蘇鑫源水蛭養殖基地【引種:158 5244 4888】是集水蛭養殖、繁育、研究、加工、推廣為一體的綜合性養殖場。養殖場占地面積100余畝,自成立之初就憑請大學生物系教授及水產養殖專家作為技術指導,采取多種養殖方式,反復試驗,潛心鉆研,歷時兩年,終于攻克了水蛭養殖方面的眾多難題,在種蛭的選育、仔蛭的培育、苗蛭的飼養、成蛭的加工都已形成一套成文有效的養殖模式。
主要水蛭品種:寬體金線蛭
也稱寬體螞蝗,體長大,略呈紡錘形,扁平,長6一13cm,寬0.8-2em,體環107,前吸盤小,顎齒不發達(圖1)。生活于水田、河流、湖沼中,不吸血,食水中浮游生物、小型昆蟲、軟體動物的幼蟲及泥面腐殖質等。冬季蟄伏土中,在我國分布最普遍。其干燥品稱為“寬水蛭”、“螞蝗”。
寬體金線蛭這是我國目前主要的飼養品種,它的體大而扁平,呈紡錘形,背面凸,腹面子,體前端尖細,后端鈍圓。成年體長6-15厘米,寬1-2厘米。背部通常暗綠色,有5條由黑色和淡黃色兩種斑紋相間組成的縱紋,腹團淺黃白色,有許多不規則的深綠色斑點。
生活習性:水蛭屬冷血軟體動物,在我國南北方均可生長繁殖,它主要生活在淡水中的水庫、溝渠、水田、湖沼中,以有機質豐富的池塘或無污染的小河中最多。生長適溫為10-40℃,北方地區低于3℃時在泥土中進入蟄伏冬眠期,次年3-4月份高于8℃左右出蜇活動。水蛭為雜食性動物,以食動物的血液或體液為主要生活方式,常以水中浮游生物、昆蟲、軟體動物為主餌,人工條件下以各種動物內臟、熟蛋黃、配合飼料、植物殘渣,淡水螺貝類、雜魚類、蚯蚓等作餌。
豐縣水蛭引種場
水蛭絕大多數生活在淡水中,有少數生活在海水中,個別種水蛭可生活在陸地。
在池塘、湖泊、河流及小溪等有機質豐富的水域經常可發現水蛭的蹤影。
水蛭喜歡中性或稍偏堿性的水域,不適應酸性水域。
水蛭雌雄同體,同時兼具雌雄生殖器官,異體交配,體內受精。交配后1個月左右,雌體生殖器分泌出稀薄的黏液,其中包被卵帶,形如蠶繭,排到體外,在濕泥中孵化,溫度適宜,經16-25天從繭中孵出幼蛭,即可開始獨立的生活。
稻田養殖要選擇排灌方便、水源充足、田土保水、肥力好的地塊,四周用圍欄圈圍起來。
在稻田的中間,根據地塊的大小,挖一個或幾個池塘。
一般以100 平方米中間挖一個1 平方米的池塘為宜,同時池塘與池塘之間,以及在稻田的四周挖深、寬各約30 厘米的保護連通溝,使池、溝相通。
當曬田、擱田或施肥、噴藥時,要把水蛭用動物血引誘到池塘或保護連通溝里,使水蛭免遭殺害。
施肥最好改為球肥深施,噴農藥最好改為低毒或無毒農藥。
水蛭屬軟體柄息動物,喜歡在石塊較多、池底及池岸較堅硬的水中生活,這些環境有利于吸盤的固著、運動和取食、一般來說,水蛭在巖石底上較多,其次是石子底,有泥沙碎石的泥沙底,而在深水的淤泥中最少。
水蛭背腹扁平,前端較細,體形呈葉片狀。
身體可隨伸縮的程度或取食的多少而變化。
體長在1~30 厘米之間,多數水蛭的體長在3~6 厘米。
體表呈黑褐色、藍綠色甚至棕紅色,表面有條紋或斑點。
身體分節,前端和后端的幾個體節演變成吸盤,具有吸附和運動的功能。
前吸盤較小,圍在口的周圍,后吸盤較大,呈杯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