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區四眼碶街49弄的一家賓館廚房內冒出陣陣黑煙;甬港北路一家飯店的廚房起火;海曙區東渡路的好味當快餐店廚房起火,冒出的黑煙一度有30多米高。近來,廚房火災頻發,均是因為火星濺燃油煙管道油垢引發。
來自消防部門的統計顯示,油煙管道火災多發于酒店、飯店、餐館等餐飲店,平均每月會發生兩起,占到廚房火災總量的三成以上。然而,一些商家對油垢火患并未引起足夠重視。一年洗一次,成為不少小餐館的“通病”。
油煙管道月月冒“火”
好味當快餐店的廚師描述了起火前的場景:那天大家正忙著燒菜,可能是翻炒菜肴時的火星飛濺出去,油煙管道突然冒出了火苗引燃管道內的油垢。盡管員工馬上進行了撲救,但是,火舌借著厚厚的油垢,迅速蔓延開去,整個灶臺很快陷入一片火海。
去年,位于江東桑田路和高新區梅墟路上的永和豆漿門店均因為油煙機積油引起過火災,去年5月,江北雙橋村一家小吃店的油煙管道起火,不但燒毀了自家店鋪,還連累了相鄰的兩家店。
消防隊員稱,撲救這些店鋪火勢時,油煙機內厚厚的積油讓人觸目驚心。一位消防員向記者描述,撲救桑田路上那家永和豆漿店的火勢時,他割斷油煙管道時,被水槍沖散的積油像下雨一樣撒了下來,一眼望去,管道里的油垢有5厘米厚。
消防員認為,這些廚房火災的發生,和店鋪不積極清理油煙管道有直接的關系。
定期清洗成“畫餅”
餐飲行業的廚房,油煙機積聚油垢的速度格外快,而油煙機油垢積聚太多,遇明火就能起火,因此半年清洗一次,是業內熟知的規矩。然而,很多餐飲店并不積極,“定期清洗”多是敷衍了事。
海曙區獅子街上一家餐飲店的廚師告訴記者,一般上午11時開始接待顧客,一直到晚上,其間還會零星接待客人,廚房里總在忙碌,因此,“定期清洗”似乎沒啥時間保證。而這家店的老板娘則稱,白天清洗耽擱生意,晚上打烊后再洗,又沒有精力。
即便如此,這些所謂的“清洗”往往也是打了折扣的。筆者咨詢了一家知名家政公司的員工,這名姓王的職員告訴筆者,因為洗管道比較麻煩,收費也相對高昂,很多店鋪并不愿意洗油煙管道,即使叫了他們去,一般也只是對油煙機外表做簡單清理。
管道清洗尚無規范
據消防部門一位負責人介紹,在廚房火災中,油垢引發火災在三成以上。油垢頻繁引發火災,除了相當一部分商家對油垢危害未引起重視外,也與目前沒有對餐飲企業清洗油煙、燃氣管道作出強制性約束有關。
“酒店、賓館等廚房一旦出事,影響大,損失也大,所以大部分業主還是很自覺,問題就出在分布最多、流通性最大的小型餐館上。”這位負責人說。
據了解,針對油垢引發火災的問題,北京、重慶、江蘇等地對餐飲企業定期清洗油煙管道提出要求。其中,《重慶市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規定》指出:至少每季度對廚房煙道、燃氣管道進行一次檢查、清洗和保養。逾期不改正的,對單位處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筆者了解到,在浙江省、寧波市兩級相關消防條例及規定里,目前沒有關于清洗油煙管道的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