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根雕茶幾,就是利用樹根制作成茶幾,供喝茶使用!也稱作根雕藝術茶幾、根雕茶桌、根雕茶臺等。其主要特點是充分利用樹根的自然造型,發揮人的智慧,變廢為寶,制作成實用、裝飾、收藏等價值于一體的特殊產品。可以說每件產品都是唯一的。 大自然造就了千姿百態的根,為根藝工作者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材料。一塊自然根不經加工就是一件根藝作品的情況幾乎是沒有的。但具有自然美的根材卻是極其豐富的,到處都有。能否發現它的美,這取決于人們是否留心及審美能力如何。不從事根藝創作的人來說,一般是視而不見其美,引不起注意的。但是根藝愛好者卻能替眼識材,進而創作出富有生命力的藝術品。 根雕貴在自然,巧藉天然要貫穿于創作的始終。當選到一塊具有自然形態美和創作價值的根材時,有的可以一目了然,確定創作主題,但這種情況極少。大多數是第一印象覺得其形態美,可以利用來創作點什么,但究竟創作什么并不清楚。對于一個七枝八杈、形態復雜的根體。經過作者推敲確定主題后,下一步就是制作階段。在制作時要貫徹“三分人工,七分天成”的制作原則,圍繞著主題思想的要求,巧用心計,合理而慎重地取舍。除對局部作少量的修飾和必要的雕琢外,重點應放在巧妙地利用根的自然形態上,如枝、須、洞、節、疤、紋理、色澤、態勢等,盡量使這些天然特點和神韻,在已確定的藝術形象中得到合理的利用和充分的體現。在這種創作思想指導下,因材施藝,進行取舍、雕琢、磨制等一系列精到的加工,做到巧藉天然,美有所用,使自然美的“奇”與人工美的“巧”,自然地結合起來,實現原定的創作設想。由于根雕要巧藉天然,雖經施藝但不留明顯痕跡,使整個作品的藝術風格渾然一體。 根雕制作應強調“三雕七借”和意向造型,不管是什么根材,創作什么題材,都必須遵守這個原則。在雕琢方法上應是“三雕七磨”,即以模仿根自然形態的磨制方法為主,以少量、局部的雕琢為輔,使雕磨過的部分和根的形態盡量融為一體,不露雕琢的痕跡。 根藝創作具有一定的獨特性。他的創作必須尊重根的自然形態,發掘它得自然美,盡量不要人為的破壞它的自然形態,在些基礎上再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找到最能體現這件根材自然美的立意。根雕創作的基本手法,就是運用夸張、幻想和抽象等手法去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創作方法。具體他說,就是對所選定的根材作全面而細致的觀察,進行巧妙構思。借其形態、紋理、節疤、凹凸、曲線、窟窿等天然殊姿異態,進行虛實結合的大膽設想。以多種題材和內容來尋找材料本身的可用價值,并善于從平凡中找非凡,逐步確定創作的整體形象。明確創作思想,大膽地想象,對根藝創作是至關重要的。 根雕茶幾講究天然趣味和實用價值,而根雕茶幾加工是則非常講究經驗和美感的結合。由于樹根內部的多變,要求根雕師傅一定要經驗豐富,否則,樹根剖開后喝茶的臺面空洞修補太多,影響美觀。一個有經驗根雕茶幾師傅在制作之前一般都對樹根仔細觀察,反復構思,直到設計方案成熟后才開始動手制作。在制作過程中,還要不斷的調整方案。基本原則是在保證臺面干凈大方情況下,最好整個茶幾不要拼接腳,這樣的作品更具有完整性和收藏價值。對于很多有瘤體的樹根在制作根雕茶幾時盡量保持瘤體的天然特性,或者盡量將瘤體的花紋展現在茶幾臺面上。形態豐富的根雕茶幾上一般少雕或者不雕,而在形態普通的材質上也可以進行局部精雕,達到粗中有細,天人合一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