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榮鳳共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專業研發銷售RFID讀卡器系列產品。
RFID介紹 RFID是射頻識別的英文縮寫。通俗地說,RFID讀卡器是一種能閱讀電子標簽數據的自動識別設備。
RFID讀卡器RFID射頻識別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干預,可工作于各種惡劣環境。RFID技術可識別高速運動物體并可同時識別多個標簽,
操作快捷方便。
埃森哲實驗室首席科學家弗格森認為RFID是一種突破性的技術:"第一,可以識別單個的非常具體的物體,而不是像條形碼那樣只能識別一類物體;第二,其采用無線電射頻,可以透過外部材料讀取數據,而條形碼必須靠激光來讀取信息;第三,可以同時對多個物體進行識讀,而條形碼只能一個一個地讀。此外,儲存的信息量也非常大。"
RFID系統由三部分組成:
標簽(Tag): 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組成,每個標簽具有唯一的電子編碼,附著在物體上標識目標對象;
閱讀器(Reader): 讀取(有時還可以寫入)標簽信息的設備,可設計為手持式或固定式;
天線(Antenna): 在標簽和讀取器間傳遞射頻信號。
RFID技術的基本工作原理 RFID技術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不復雜:標簽進入磁場后,接收解讀器發出的射頻信號,憑借感應電流所獲得的能量發送出存儲在芯片中的產品信息(Passive
Tag,無源標簽或被動標簽),或者主動發送某一頻率的信號(ActiveTag,有源標簽或主動標簽);解讀器讀取信息并解碼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統進行有關數據處理。
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的快速崛起,既是技術發展的結果,也是應用需求的體現。從上個世紀90年開始,圍繞RFID的各種應用就如雨后春筍般大量涌現出來。今天,我們就簡單地介紹一下RFID技術和其中最重要的產品-讀卡器。
頻帶的劃分 在射頻領域,把電磁波按頻率劃分成6大部分。而RFID主要工作在3個頻帶上:低頻(30~300kHz)、高頻
(3~30MHz)和超高頻(300MHz~3GHz)。常見的工作頻率有低頻125kHz與134.2kHz、高頻13.56MHz、超高頻
433Mhz、860MHz~930MHz、2.45GHz等。低頻RFID主要用在短距離、低成本的應用中,如門禁控制、校園卡、煤氣表、水表等。高頻系統則用于需傳送大量數據的應用系統中,超高頻則應用在需要較長的讀寫距離和高讀寫速度的場合,如火車監控、高速公路收費等系統中,但是其天線波束方向較窄且價格較高。另外,超高頻RFID產品常常被使用在供應鏈管理上,沃爾瑪、麥德龍、吉列、寶潔等企業都用其作為改進管理體系的革新性手段。EPC標準(下面會介紹)規定的載波頻率為13.56MHz和860MHz~930MHz兩個頻段,而13.56MHz頻率采用的標準原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