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半大小子,氣死老子。”許多家長抱怨說,初中孩子特別不聽話,愛和大人頂嘴,叫他向東他偏向西,叫他不干他非要干,逆反心理特別強。出現這種情況并不奇怪。 在孩子的發展過程度中,會出現兩個反抗期。第一反抗期是孩子三四歲的時候,第二反抗期是孩子的初中階段。但兩個反抗期有不同的特點:孩子在第一反抗期,主要是為了爭取自我主張,獲得活動自由。孩子在第二反抗期的獨立自主要求則是全面性的,是孩子生理發育和心理發展劇烈變化的時期,孩子的獨立意識和成人意識開始覺醒,強烈渴望擺脫家長的束縛,按照自己的意圖和想法獨立行事。 如果家長依然像教育小學生那樣,事事干涉,必然引起孩子的不滿。倘若家長用高壓手段,會引起孩子更大的不滿和反抗。因此,教育第二反抗期的孩子,簡單、粗暴的處理方式是行不通的。那么,家長應該講究教育的方式方法,幫孩子順利度過第二反抗期。 營造民主平等的家庭關系 當父母讓孩子發言時,無論孩子講什么,家長都要耐心傾聽,通過聽其言、觀其行、知其情。在傾聽過程中,家長應讓孩子把話講完,避免隨意的指責或草率評論引起的不愉快。當孩子充分表達意見后,家長應積極響應:“你說的不錯,我補充一點,看是否更完善。”這樣一來,可以讓孩子心情愉悅,充滿成就感,有利于下一次的情感交流。 讓孩子參與家庭的管理,提高孩子獨立處理事務的能力。不妨讓孩子利用周末做一次家長,由孩子安排家庭成員的活動,展示孩子的能力,加強與父母的情感。同時,要在家庭中發揚民主,鼓勵孩子申辯,讓孩子懂得無論做什么事情,只有“有理”才能走遍天下,從而培養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獨立分析問題的個性。 心平氣和地溝通交流 不講方式、場合地批評孩子,是不少父母的通病。有些批評十分刻薄,卻不完全正確,傷孩子的自尊心,漸漸引起了孩子內心的埋怨、憤恨。所以批評孩子要弄清緣由,要講場合,注意方式方法。如就事論事,不翻舊賬;不當著外人的面批評孩子;不要說“你比某某差”、“你真笨”等傷孩子自尊的話語;不說賭氣發狠的話;當孩子沖動時,采取“冷處理”,等孩子冷靜思考、平息沖動后再作批評等。 要通過表揚、贊美,使孩子朝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避免打罵、體罰;哄騙、利誘;諷刺、挖苦;溺愛、遷就等不良教育方式,用積極、鼓勵的教育方式代替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同時,對自己錯誤教育方法,要敢于向孩子道歉,體現家長豁達大度,力助逆反情緒化解。 家長要及時轉變角色 在多年的家庭教育實踐體驗中,我們認識到一個普遍的現象:女孩子相對信任爸爸一些,男孩子相對信任媽媽一些。也就是說青春期逆反的中學生,女孩頂撞媽媽的較多,男孩頂撞爸爸的較多。因此,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除了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孩子面前展示自己良好形象外,更要明確自己的“身份”。對家有女生的媽媽、家有男生的爸爸,在孩子的青春期逆反期,也許你一開口就會受到頂撞,也許你的關心被認為是虛情假意,這時,就要及時退到“幕后”,少發言;讓“另一半”站在“前沿”,教育孩子。 叛逆是孩子走向成熟的一個標志,是每個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只是由于心理和社會閱歷不足,需要大人們正確的引導,所以家長們要了解針對孩子的個性進行耐心教育疏導,另外,如果家長找不到合適的方法進行引導,也可以多進行青少年心理咨詢,了解青少年的心理,幫助孩子平穩渡過青春期,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