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80介紹
材料名稱:普通黃銅板(軟,≥0.5mm)
牌號:H80 標準:GB/T 2041-1989
特性及試用范圍
特性及適用范圍:
H80普通黃銅和H85性能類似,強度較高,塑性也較好,耐蝕性較高,用作薄壁管,皺紋管造紙網及房屋建筑用品。
化學成份
化學成份:
銅 Cu :79.0~81.0
鋅 Zn:余量
鉛 Pb:≤0.03
磷 P:≤0.01
鐵 Fe:≤0.10
銻 Sb :≤0.005
鉍 Bi:≤0.005
注:≤0.3(雜質)
力學性能
力學性能:
抗拉強度 σb (MPa):≥265
伸長率 δ10 (%):≥50
注 :板材的拉伸力學性能
試樣尺寸:厚度≥0.5
熱處理
熱處理規范:
熱加工溫度820~870℃;
退火溫度600~700℃;
消除內應力的低溫退火溫度260℃。
黃銅
它是由銅和鋅組成的合金。 當含鋅量小于 39% 時,鋅能溶于銅內形成單相 a ,稱單相黃銅 ,塑性好,適于冷熱加壓加工。 當含鋅量大于 39% 時,有 a 單相還有以銅鋅為基的 b 固溶體,稱雙相黃銅, b 使塑性小而抗拉強度上升,只適于熱壓力加工 若繼續增加鋅的質量分數 ,則抗拉強度下降,無使用價值 代號用“ H +數字”表示, H 表示黃銅,數字表示銅的質量分數。 如 H68 表示含銅量為 68% ,含鋅量為 32% ,的黃銅,鑄造黃銅則在代號前“ Z ”字,如 ZH62 如 Zcuzn38 表示含鋅量為 38% ,余量為銅的鑄造黃銅。 H90 、 H80 單相,金黃色,故有金色共稱之,稱為鍍層,裝飾品,獎章等。 H68 、 H59 屬于雙相黃銅,廣泛用于電器上的結構件,如螺栓,螺母,墊圈、彈簧等。 一般情況下,冷變形加工用單相黃銅 熱變形加工用雙相黃銅。
特殊黃銅
在普通黃銅中加入其它合金元素所組成的多元合金稱為黃銅。常加入的元素有鉛、錫、 鋁等,相應地可稱為鉛黃銅 、錫黃銅、鋁黃銅。加合金元素的目的。主要是提高抗拉強度改善工藝性 代號:為“ H +主加元素符號(除鋅外)+銅的質量分數+主加元素質量分數+其它元素質量分數”表示。 如: HPb59-1 表示銅的質量分數為 59% ,含主加元素鉛的質量分數為 1% ,余量為鋅的鉛黃銅。編輯本段性能用途室溫組織
普通黃銅是銅鋅二元合金,其含鋅量變化范圍較大,因此其室溫組織也有很大不同。根據Cu-Zn二元狀態圖(圖6),黃銅的室溫組織有三種:含鋅量在35%以下的黃銅,室溫下的顯微組織由單相的α固溶體組成,稱為α黃銅;含鋅量在36%~46%范圍內的黃銅,室溫下的顯微組織由(α+β)兩相組成,稱為(α+β)黃銅(兩相黃銅);含鋅量超過46%~50%的黃銅,室溫下的顯微組織僅由β相組成,稱為β黃銅。
壓力加工性能
α單相黃銅(從H96至H65)具有良好的塑性,能承受冷熱加工,但α單相黃銅在鍛造等熱加工時易出現中溫脆性,其具體溫度范圍隨含Zn量不同而有所變化,一般在200~700℃之間。因此,熱加工時溫度應高于700℃。單相α黃銅中溫脆性區產生的原因主要是在Cu-Zn合金系α相區內存在著Cu3Zn和Cu9Zn兩個有序化合物,在中低溫加熱時發生有序轉變,使合金變脆;另外,合金中存在微量的鉛、鉍有害雜質與銅形成低熔點共晶薄膜分布在晶界上,熱加工時產生晶間破裂。實踐表明,加入微量的鈰可以有效地消除中溫脆性。 兩相黃銅(從H63至H59),合金組織中除了具有塑性良好的α相外,還出現了由電子化合物CuZn為基的β固溶體。β相在高溫下具有很高的塑性,而低溫下的β′相(有序固溶體)性質硬脆。故(α+β)黃銅應在熱態下進行鍛造。含鋅量大于46%~50%的β黃銅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