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0574-83006963      手機:13362838109      傅先生
QQ:1450628274      Email:[email protected]
晶間腐蝕是金屬材料在特定的腐蝕介質中沿著材料的晶界發生的一種局部腐蝕。這種腐蝕是在金屬(合金)表面無任何變化的情況下,使晶粒間失去結合力,金屬強度完全喪失,導致設備突發性破壞。
許多金屬(合金)都具有晶間腐蝕傾向。其中不銹鋼、鋁合金及含鉬的鎳基合金晶間腐蝕較為突出。如有應力存在,由晶間腐蝕轉變為沿晶應力腐蝕破壞。
檢驗某種鋼材是否有晶間腐蝕傾向,一般采用敏化處理工藝。鋼材加熱到晶間腐蝕最銘感的,恒溫處理一定時間,這種處理工藝稱為敏化處理,產品晶間腐蝕最敏感的溫度叫敏化溫度。不銹鋼最敏感溫度為650-750℃,產生晶間腐蝕傾向所需要的最短時間為1-2小時。
不銹鋼中,除了主要成分Cr、Ni、C外,還含有Mo、Ti、Nb等合金元素。它們晶間腐蝕的作用如下:
1、碳:奧氏體不銹鋼中碳量越高,晶間腐蝕傾向越嚴重。
2、鉻:能提高不銹鋼耐晶間腐蝕的穩定性。
3、鎳:增加不銹鋼晶間腐蝕敏感性。
4、鈦、鈮:都是強碳化物生成元素,高溫時能形成穩定的碳化物TiC及NbC,減少了碳的
      回火析出,從而防止了鉻的貧化。
防止晶間腐蝕的措施:降低含碳量;加入固定碳的合金元素;固溶處理;采用雙相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