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調查顯示,全國60歲以上的人有1.34億。其中30%以上的老人有聽力障礙,到了80歲左右,50%-70%的老人高頻聽力損失嚴重,專家解釋,這是一個緩慢而難被察覺的過程。如果任其發展,很可能導致老人不止是高頻。包可中低頻在內的全頻聽力都會迅猛下降。最終走向耳聾。甚至不少老年人,由于聽力障礙,導致了老年癡呆癥。
從生理上講,聽力衰退不僅是老人接受外界信息能力變弱,還會導致老年人語言障礙。長期語言障礙可能導致大腦某個特定區域功能失靈。記憶力開始明顯下降,最終導致老年癡呆癥的發生,因此,老年人在防止耳背的同時,還要防止老年癡呆的發生。首先;是遠離導致聽力衰退的誘因,盡量減緩老年聽力衰退,是防止老年人發生老年癡呆的重要措施。老年聽力衰退是人體衰老在聽覺上的一種表現。屬生理現象。但也有病理的因素,或者還可能是外界環境的影響,比如環境噪音,細菌病毒感染,耳毒都可以直接破壞聽細胞。而精神因素,代謝紊亂,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以及一些老年全身性疾病也會加速聽細胞的衰弱,所以應每半年到1年,到醫院和專業的助聽器驗配店,做一次聽力檢查。如果出現聽力障礙,要配合醫生和專業驗配師尋找聽力下降誘發的因素。根據治病的誘因,積極采取相應的措施,盡可能避免或延緩耳背癥狀的發展。
最后一條,也是最關鍵重要的一條,就是多和耳背的老年人進行交流。老人耳背,兒女和老人說話,大喊大叫也聽不清,于是子女和老人交流的就少了,不知不覺中,老人被孤立了起來,由于缺乏與人交往,老人的性格會變得孤僻,古怪。這對老人身心健康十分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