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聽器和眼鏡不一樣,英文后者很容易證實其效果:站在一米遠,看到的字越小,效果越好;而助聽器則大不一樣。正如中國聽力學網助聽器專家介紹一樣,能聽得到的聲音,不一定效果就好,譬如許多便宜的助聽器,其實功率很大,很容易聽到細小的聲音,不過,同時還能聽到許多噪聲,反而聽不清楚說話的聲音。
在現實中,筆者訪問了許多助聽器專賣店,大多數地方還是比較專業,不過有些驗配師雖然給患者講,配好助聽器后,一定要驗證其效果如何。問題是這些效果是什么?有的驗配師站在一米遠,捂住嘴咕咕朗朗地說一些,然后然患者重復,如果重復爭取,效果就好;有的驗配師則要先進一些,用助聽器分析儀,測試助聽后的閾值,在給患者講解言語香蕉圖,問題是說了半天,患者還是云里霧里,難以理解。
不同的地方,對于助聽器效果的理解不一樣,采用的方法也不一樣,很難統一。到底助聽器的效果是什么?有公認的標準嗎?筆者帶著這個問題,向著名聽力學家蔣濤教授請教。蔣教授有近30年國外助聽器驗配經驗,他解釋說,其實這個問題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答案也不一樣,尤其是隨著技術改善,我們對于助聽器效果的理解也不一樣。早期助聽器專家認為能恢復患者的聽力閾為效果,后來意識到應該是患者能聽到舒適的聲音,而現在專家普遍認為應該是能聽到的言語聲音。
蔣教授說,根據剛剛出版的《成人助聽器的使用》一書,國外的學者總結了,在今天數字助聽器技術時代,助聽器效果至少必須從三個方面來考量:一是助聽器使用者對于助聽器效益和滿意度的個體評價,比如使用助聽器評估量表的,以此界定助聽器使用后的益處,以及患者是否對其滿意等;二是患者對于助聽器使用頻率的評估,顯然助聽器用的時間越長,效果越好;一般只要助聽器每天使用達到三分之一時間為宜;三是患者在不同聆聽環境里,對于言語的理解,尤其在嘈雜的環境,如果患者依然能順利交流,助聽器效果顯然不錯。
總的講,評估助聽器效果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等特點,同時也因人而異,不過,只要患者能從上面三個方面來考量自己的助聽器,可以比較客觀地和準確來界定助聽器的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