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3世紀開始,比宋朝畫顏色更為豐富的明朝畫出現。而包含了眾多繪畫大師精髓、成為此后中國繪畫入門教科書的《芥子園畫傳》在1679年首先出現[7]。在畫派方面,則一方面有仍然保留元朝文人畫特色,以沈周為首的吳門畫派[8],另一方面則有力求把宋朝畫重生及轉化,以戴進為首的浙派。到了清朝早期,奉行個人主義的畫家開始出現,他們一反以往遵行繪畫的傳統,而追求更為自由的畫法。而到了17及18世紀,揚州及上海等大型商業城市因為商人出資資助畫家們不斷創新而令那些地點成為了藝術中心。到了18世紀后期及19世紀,中國畫家接觸到更多的西方繪畫,一些畫家完全舍棄中國畫而追求西方畫,另一些則力求融合兩者,當中最為著名的為由農民家庭出身的齊白石。
《清明上河圖》宋代畫家張擇端作。畫的主題是描繪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開封),在清明節那天從城郊到城內街市的繁華熱鬧景象。是流傳至今的反映當時汴京生活面貌的宏偉巨作。它以全景式的構圖,精細的筆法,細致而生動的描繪,廣闊而詳盡地展示出當時各階層人物的生活和動態,包括經濟狀況,城鄉關系,民情風俗等。畫的內容結構大體可分為三段,開首一段是京郊的農村風光;中段是以“虹橋”為中心的汴河及兩岸船車運輸、交通、手工業和商業、貿易等緊張忙碌的活動;后段是城門內外街道縱橫交錯,店鋪鱗次櫛比,人流洶涌、車水馬龍的繁華熱鬧景象。畫家鮮明地描繪了勞動群眾為主體的人物活動,面對后擁地騎馬坐轎的權貴,無所事事的修然游逛,形成強烈的對比,增強了整個畫面波浪起伏的變化和張人入勝的藝術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