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入中……
[供應]酸阻滯法回收酸 有機酸酸洗廢水廢酸資源化利用常用方法
- 產品產地:印度
- 產品品牌:電:18627013166
- 包裝規格:
- 產品數量:863000
- 計量單位:升
- 產品單價:4
- 更新日期:2024-05-16 14:16:23
- 有效期至:2034-05-14
-
-
- 收藏此信息
酸阻滯法回收酸 有機酸酸洗廢水廢酸資源化利用常用方法
詳細信息
    
酸洗廢水(廢酸)資源化利用常用方法介紹 
  酸洗廢水(廢酸)具體指在軋鋼、金屬表面處理、電子元件制造等過程產生的一種液體廢棄物,被列入《國家危險廢棄物名錄》。根據其中所含化學成份的不同,酸洗廢水(廢酸)分為鹽酸酸洗廢水(酸)、硫酸酸洗廢水(酸)和混酸酸洗廢水(酸)三種。其中鹽酸酸洗廢水(酸)含有鹽酸,氯化亞鐵等硫酸酸洗廢水(酸)含有硫酸和硫酸亞鐵等混酸酸洗廢水(酸)含有鹽酸、硫酸及相應的鐵鹽。
1酸洗廢水(廢酸)處理工藝現狀
1.1雙極膜法
雙極膜法是膜分離法的一種,適合于處理酸濃度較高的酸洗廢水(廢酸)。膜分離是利用膜對離子的高選擇性將金屬離子和酸分離的高效處理工藝,可以充分回收酸和金屬鹽。常見的膜技術有雙極膜、微濾、超濾、電滲*、擴散滲*、陶瓷膜、反滲透和納濾等。雙極膜法工藝簡單,投資成本低,回收率高,而且回收酸的純度較高。然而,與其他幾種膜相比,該方法運行成本較高,并且由于膜的材質問題,會出現質子穿透陰離子交換膜的現象,從而影響回收酸的濃度和電流效率。
1.2結晶法
結晶法主要包括濃縮結晶法和冷凍結晶法。濃縮結晶法通過蒸發酸組分*出鹽晶體冷凍結晶法利用無機鹽在廢酸中溶解度隨溫度下降而降低的特性,通過低溫降低金屬鹽的溶解度,*出鹽晶體,達到酸鹽分離的目的。結晶法的優點是處理過程不需要消耗新酸,回收酸可直接用于耗酸工段缺點是設備多、投資大、能耗高。該方法無論在環境效益還是技術可行性方面都具有明顯優勢。
1.3中和法
中和法是目前最普遍應用的酸洗廢水(廢酸)處置方法,常用的中和劑有石灰石、蘇打、氫氧化鈉、飛灰等。采用石灰中和+三效蒸發處置工藝,以石灰石為中和劑提高廢酸的pH值,形成硫酸鈣和金屬氫氧化物的共沉淀,濾液經蒸發后達標排放。
石灰中和沉淀法的優點是工藝成熟、簡單,出水含鹽量低、水質較好缺點是污泥量大,酸洗廢水(廢酸)中的金屬難以回收,蒸發過程產生的廢鹽難以處置,所產生的二次固廢綜合利用難度大,對環境會產生二次污染,因此不是一種的很好的酸洗廢水(廢酸)處置方法。
1.4噴霧燒結法
鹽酸、硝酸等易揮發酸的再生可通過焙燒法實現。焙燒法是在高溫條件下蒸發酸洗廢水(廢酸),通過吸收塔回收酸,廢酸液中的金屬離子在高溫條件下發生水解氧化反應生成金屬氧化物,通過爐底的送管道進入粉料倉,從而達到分離重金屬、回收酸的目的。
焙燒工藝的主要設備包括焙燒反應爐、旋風分離器、預濃縮器、液滴分離器、洗滌塔等,其優點是酸再生效率高、再生酸濃度高,缺點是設施投資大、運營費用高、維修困難、技術難度大、能耗高、存在二次污染。以含鐵廢酸的處置為例,雖然實現了對酸的再生與回收,但產生的酸洗氧化鐵利用價值不高。噴霧焙燒法在大型鋼鐵廠廢酸再生過程應用較普遍,但不適用于對酸洗廢水(廢酸)的處理。
1.5離子交換法
鋼鐵加工企業會產生大量的酸洗廢水(廢酸),該類廢液重金屬離子濃度高,只要能降低重金屬離子濃度,再生酸便可回到酸洗工段循環利用。目前,離子交換樹脂是處理重金屬廢水最常用的技術。離子交換樹脂主要由單體、交聯劑和交換基團組成,其結構主要包括高分子骨架、離子交換基團和孔3個部分。離子交換樹脂按孔型可分為大孔型樹脂和凝膠型樹脂。大孔型樹脂的作用機理為分子間范德華力,能夠吸附大分子有機物質凝膠型樹脂屬于高分子構架,吸水膨脹,產生很多細孔,能夠吸附無機離子。離子交換樹脂為再生型材料,且對重金屬離子的吸附效果好,因而凝膠型樹脂普遍應用于重金屬廢水處理。
1.6化學轉化法
酸洗廢水(廢酸)來源廣泛,其中鋼壓延加工、金屬表面處理及熱處理加工行業所產生的酸洗廢水(廢酸)主要為鹽酸廢水和硫酸廢水,廢酸中的雜質主要為Fe2+、Fe3+,以及少量的鋅、銅等其他重金屬離子。直接處置此類廢酸,不僅費用高、難度大,而且不能有效利用其中的金屬資源。根據此類廢無機酸的特性,將其用于制備絮凝劑,不僅降低了廢酸的處置難度,還可以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
絮凝劑是20世紀80年代出現的高分子無機絮凝劑,主要有鋁系絮凝劑和鐵系絮凝劑。水處理中最常用的鋁系絮凝劑為聚合氯化鋁和聚合硫酸鋁。聚合氯化鋁具有水解速度快、絮凝體密度大、適應pH值范圍廣、比表面積大、吸附能力強、處理成本低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水處理。
聚合氯化鋁的制備原料主要有鋁灰、煤矸石、鋁土礦、高嶺土及鋁酸鈣礦粉等,制備方法有熱分解法、電解法、膜反應器法、酸溶法等,酸溶法是目前生產聚合氯化鋁最常用的方法。以鋁土礦為原料,采用酸溶法合成聚合氯化鋁主要分為3個步驟,即浸出鋁土礦、調節鹽基度、不溶雜質及重金屬的去除。
2酸洗廢水(廢酸)處置現狀分*
以江蘇省為例,最常用的處置工藝為中和法,約有53%的廢酸處置企業采用酸堿中和工藝,其中約38%的企業采用中和沉淀與三效蒸發聯用工藝處置酸洗廢水(廢酸),雖然出水水質較好,但是蒸發所產生的廢鹽渣難以處置,并且重金屬無法回收利用,增加了處理成本另有約50%的企業采用中和沉淀法制備氫氧化錫產品,然而缺少相應的重金屬去除工藝,存在著重金屬轉移的問題。
中和法應用于酸洗廢水(廢酸)處置的發展方向為:研發新型工藝與中和法聯用,如研發有針對性的重金屬回收技術取代三效蒸發,避免產生大量的廢鹽渣,同時解決重金屬轉移的問題。
焙燒法的處置設備以焙燒爐為主,該方法酸的回收率和純度較高。由于需要在高溫條件下運行,因而設備投資、運行成本較其他處置方法高很多,且容易出現爐底堵塞現象,對運行管理的要求很嚴格。通常大型鋼鐵加工企業采用高溫再生工藝處理酸洗廢水(廢酸)或廢酸,回收酸并進行循環利用。針對焙燒法能耗高、爐底易堵塞等問題,焙燒法工藝的發展方向為:①改進爐體,提高熱能效率,降低能耗②在設備、控制、工藝和操作等方面進行改進,避免爐底堵塞現象。
膜分離法回收率高,分離徹底,操作簡單,自動化程度高,工作環境好,既能帶來經濟效益,又有較好環境效益,是一種有效的酸洗廢水(廢酸)處置方法。然而,由于受材料與膜制備工藝的限制,膜分離技術的實際應用成本非常高,且膜的使用壽命短、膜組件容易受到污染等因素也限制了其在酸洗廢水(廢酸)處置中的應用。膜處理法與中和法相比,在回收酸的同時還節省了堿的使用量,大大減少了污泥產生量,應用前景廣闊。膜分離技術在酸洗廢水(廢酸)處理中的發展方向為:①研發新型膜材料②改進膜組件,提高膜通量,提升處理能力。
同類型其他產品
免責聲明:所展示的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內容的真實性、和合法性由發布企業負責,浙江民營企業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友情提醒:普通會員信息未經我們人工認證,為了保障您的利益,建議優先選擇浙商通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