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公元七世紀的綽斯甲觀音廟,坐落在四川省阿壩州金川縣觀音橋鎮海拔3685米的納勒山上,是著名的藏傳佛教圣地之一,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寺廟因供奉一尊世界唯一的天然四臂觀音像而聞名于世,在藏區有“第二拉薩”、“第二普陀圣地”的美譽。綽斯甲觀音廟是阿壩州首府馬爾康最早的寺廟,自古以靈驗著稱,傳承至今已有25代。阿壩州的民眾認為朝圣不能只去拉薩布達拉宮,還必須朝拜觀音廟里的四臂觀音才算功德圓滿。千百年來寺廟布施豐厚,香火旺盛,自1988年以來,已接待各地朝圣者十余萬人次。廟內信奉藏傳佛教四大傳承之一的寧瑪派(紅教),寺院山坡上供奉著印度佛教史上最偉大的大成就者之一、藏傳佛教的主要奠基者蓮花生大士。13世紀以來格魯派(黃教)興起,關于觀音的典籍中也被加入了大量黃教佛理,令很多人誤以為這里是黃教寺廟。觀音廟香火旺盛主要是因為殿內供奉的這尊天然形成的四臂觀音菩薩像。相傳當年一位名叫克起惹的農民在秋耕時,鋤頭觸到一尊長有四個手臂的觀音狀器物,于是人們將該地命名為“無登克”(神仙出沒之地),并在此修建觀音廟供奉。觀音像全身以金銀、珊瑚、翡翠等珠寶熔鑄而成,頭戴金銀佛冠,左手舉蓮花,右手執佛珠,面容娟秀,身上隱隱還能看到犁鏵擦過的印跡。據說這尊觀音像十分靈驗,與西藏大昭寺觀音、普陀山觀音齊名,神龕前供物不計其數,酥油燈晝夜不熄。除了四臂觀音像外,廟內還供奉著眾多神佛以及大藏經、唐卡、法器等大量文物,其中一些稀奇古怪的文物和圖案至今無人破解。在觀音菩薩像右后方玻璃框內供奉的一塊神秘足印石,相傳是藏傳佛教香巴大師在此顯示神跡的足印。寺廟紅色的石墻、金色的佛塔與色彩斑斕的石碑構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廟外山坡上整齊擺放著數萬片刻有六字大明咒的石碑,高達26.26米的石砌佛塔內供奉著大藏經(丹珠爾及甘珠爾)四套,以及大量佛像畫和佛教典籍。納勒山是藏傳佛教信徒心中的圣地,同時也是欣賞藏區高原日落的絕佳景點。從山頂可以俯瞰整觀音鎮,寺廟右側的山脈中流淌著六條溪水,象征著“六道輪回”,左側象鼻山上修建有一座高28米、重達124噸的世界最大轉經筒。假如有機會的話,您也不妨來這里走走轉轉吧。寺廟里最少不了的就是佛像了純銅四臂觀音佛像擺件寺廟如來佛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