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抱鼓石(現貨石雕石鼓漢白玉獅子門墩抱鼓石廠家)產品圖片及價格僅供參考,如需詢價直接來電!
石雕石鼓,也稱門鼓石。它是閩臺傳統民居建筑的主要組成部分和建筑工藝的精華之一,也是古代標志主人等級和身份地位的門庭裝飾藝術品,與門簪、門檻、門扇、門框一起產生古樸典雅的整體藝術裝飾美感,有吉祥、祈福、避邪之象征。并與建筑物相輝映,和諧統一,起到門庭畫龍點睛的作用,成為傳統民居建筑中不可缺的一部分。
門墩石置于大門的底軸,是用來承托大門轉軸的構件。將門枕向外申延并將其做成鼓形,稱為抱石鼓。石雕抱石鼓是傳統建筑大門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和裝飾部件。
宅門不僅僅是一個獨立的單體建筑大門,還是整個建筑院落群體的墻門。尤其對以"群體聯絡之美"著稱的漢族院落建筑,宅門是其外墻鏈上的一個最為重要的節點部分,是隔絕外界和防御外擾的關鍵點,是一切具有圍合空間和起界定作用的墻體所必備的特征要素。因此,宅門是中國墻文化的產物。一個宅門符號能夠表述用文字無法企及的文化內涵,它不僅是禮制文化的集中體現,還是切實存在的封建等級制度的外在標志。中國人所謂的"門第"、"門戶"、"門派"的概念也是由此演繹而出的。
門鼓石的紋樣、題材主要是瑞獸祥云、花鳥蟲魚和器物什錦等。鼓鏡裝飾的圖形如麒麟臥松、*望月、蝶入蘭山、五世同堂,轉*蓮最為最常見。有的還刻三獅戲球(三世戲酒)、四獅同堂(四世同堂),五獅護欄(五世福祿)等圖案;鼓頂上雕成獅形,有站獅、蹲獅或臥獅。鼓座多浮雕著牡丹、荷花、芙蓉、*以及如意紋、卷草紋、祥云紋等紋樣,內容多為歷史故事或含喻意的圖案,生動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