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濟南能熱水器 能熱水器哪家好?小編推薦 </p><p>能熱水器是將光能轉化為熱能的裝置,將水從低溫度加熱到高溫度,以滿足人們在生活、生產中的熱水使用。能熱水器按結構形式分為真空管式能熱水器和平板式能熱水器,真空管式能熱水器為主,占據國內95%的市場份額。真空管式家用能熱水器是由集熱管、儲水箱及支架等相關附件組成,把能轉換成熱能主要依靠集熱管,集熱管利用熱水上浮冷水下沉的原理,使水產生微循環而達到所需熱水。</p><p>能熱水器理論上是一次投資,使用不花錢。實際上不可能。</p><p>原因是無論任何地方,每年都有陰云雨雪天氣以及冬季日照不足天氣。在此氣候下主要靠電加熱制熱水(也有一些產品是靠燃氣加熱),每年平均有25%~50%以上的熱水需要完全靠電加熱(地區之間不盡相同,陰天多的地區實際耗電量還要大。上海地區近三年的統計數據表明,平均每年陰雨天高達67%,滿負荷利用能熱水器其70%的熱能來自電或者燃氣)。這樣一來能熱水器實際耗電量比熱泵熱水器大。此外,敷設在能熱水器室外管路上的“電熱防凍帶(只在北方地區有)”,也要消耗大量電能。除此以外,能熱水器在結構上還存在多種難以解決的技術缺陷。</p><p>1、熱水管路長達十幾米,每次使用都要浪費很多水。以典型的Φ12毫米水管計算,每1米長度存水為0.113公斤。若能熱水管長度平均為15米,則每次使用都要浪費大約1.7公斤水。若平均每天使用6次,則每天浪費10.2公斤水;每月浪費360公斤水;每年浪費4320公斤水;十年浪費43200公斤水!以浪費水為代價節省一些電,恐怕無論是政府還是老百姓若知道這些都不會認可。中國的660多個城市中,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其中嚴重缺水的有111個,每年因缺水影響工業產值就達到2000多億元。</p><p>2、需要一整天的日照才能把水曬熱,天氣好的時候也只能保證晚上有熱水,白天和夜間很少有熱水可用。不能保證使用者24小時熱水供應,舒適性差。</p><p>3、能熱水器的采光板必須安裝在屋頂上,既龐大笨重,又影響建筑美觀(越是高檔住宅區越明顯),還容易損壞屋頂防水層。</p><p>4、光電互補,實際上沒法恰當的實現。市場90%的能熱水器存在著難以克服的頑癥:冬天水溫達不到,或者只能產生少量熱水;這些產品只能在夏秋季陽光充足的時候用,冬季日照弱時根本不能用,或者產生的熱水太少,不好用,客戶經常投訴;其實,真正的能熱水器必須是一年四季都能用的。熱水使用量比較大的時間是集中在冬天,而冬天的集熱效果又不能滿足使用要求,基本上受氣候條件的限制,擺脫不了普通能熱水器“靠天吃飯”的局限,很難保證冬天照樣有充足的熱水。很多能經銷商為彌補熱水產量不足,需要增加電輔助或者油鍋爐,但是這樣形成雙重投資,增加客戶的經濟負擔。消費者實際使用時候因此會白白浪費很多電能,并進一步減少使用的舒適度。能熱水器為了在日照不足天氣也能有熱水,基本都采用了所謂的“光電互補”技術,也就是在能熱水器上再增加一個電加熱器。理論上說,只要熱水不足就可以“讓”該電熱管加熱。這聽起來很美。實際上由于消費者使用熱水模式很復雜,一年365天日照情況也不是固定。所以根本沒辦法恰當的解決“何時啟動電加熱最合適”。采用溫度控制、時間控制實際上都不行(因為日照充足天氣剛注的自來水溫度也低于設定溫度,若單純采用溫度控制,那么會在不需要電加熱時候也通電)。使得這個初看上去簡單的“電加熱控制”問題沒有任何能廠家完善的解決——百分之百的能廠家都算在內。</p><p>5、還有一條嚴重缺點就是現在市場99%以上都是非常落后的“非承壓式”(包括能熱水器領域幾個強勢品牌,銷售的全部都是這種非承壓式),俗稱“落水式”。其進水、出水只有一根水管,使用非常不方便,根本就談不上舒適。</p><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