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中華文化閱讀: 關于龍的起源問題
中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龍形圖案來自于8000年前的興隆洼文化查海遺址(興隆洼文化因內蒙古敖漢旗興隆洼遺址的發掘而得名,敖漢旗緊鄰遼寧省,查海遺址在遼寧阜新縣)發現了一條長約19.7米、用紅褐色石塊堆砌、擺放的龍。興隆洼文化的這條龍的發現,把中國人崇龍的歷史上推到8000年前。
在早期,古人對大多自然現象無法做出合理解釋,于是便希望自己民族的圖騰具備風雨雷電那樣的力量,群山打了那樣的雄姿,像魚一樣能在水中游弋,像鳥一樣可以在天空飛翔。因此許多動物的特點都集中在龍身上,龍漸漸成了:駱頭,蛇脖,鹿角,龜眼,魚鱗,虎掌,鷹爪,牛耳的樣子,這種復合結構,意味著龍是萬獸之首,萬能之神。
古籍記述其形象多不一。一說為細長有四足,馬首蛇尾。一說為身披鱗甲,頭有須角,五爪。《本草綱目》則稱“龍有九似”,為兼備各種動物之所長的異類。其名殊多,有鱗者謂蛟龍,有翼者稱應龍,有角者名螭龍,無角名虬。小者名蛟,大者稱龍。傳說多為其能顯能隱,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登天,秋分潛淵,呼風喚雨,無所不能。
《太上洞淵神咒經》中有「龍王品」,列有以方位為區分的「五帝龍王」,以海洋為區分的「四海龍王」,以天地萬物為區分的54名龍王名字和62名神龍王名字。唐玄宗時,詘祠龍池,設壇官致祭,以祭雨師之儀祭龍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龍之制。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年)詘天下五龍皆封王爵。封青龍神為廣仁王,赤龍神為嘉澤王,黃龍神為孚應王,白龍神為義濟王,黑龍神為靈澤王。清同治二年(1863年)又封運河龍神為「延庥顯應分水龍王之神」,令河道總督以時致祭。在《西游記》中,龍王分別是∶東海敖廣、南海敖欽、西海敖閏、北海敖順,稱為四海龍王。
惠安石雕·石中居園林景觀石雕廠是集石雕藝術設計、雕刻、加工于一體的專業石材石雕刻企業。具有圓雕、透雕、線雕、浮雕、沉雕、影雕等多種石雕工藝技藝,可為古建景觀工程、寺廟雕刻工程、園林景觀工程、外墻裝飾工程、石材雕刻工程提供提供各種適應的石雕工藝品。利用天然的天青石、漢白玉、砂巖、大理石、花崗石等各種國產或進口石材雕刻成各種石雕藝術工藝產品擺件。如:庭院水景石雕(石噴泉、噴水池、石魚缸、石水車);園林造景石雕(石燈籠、石鳥屋、石信箱、石垃圾桶);綠化景觀石雕:(石花盆、石桌椅、景觀石橋);寺廟古建石雕(石雕佛像、石雕龍柱、石雕欄桿、石碑坊、石山門、石亭);砂巖裝飾石雕(砂巖浮雕畫)等等。產品經過長期開發挖掘創新,現已形成十大系列,一千多個品種,即保持發揚了傳統的藝術風格,又富有現代藝術風韻,在全國工藝品行業獨樹一枝,產品暢銷全國各地及東南亞各國。這些園林石雕產品廣泛應用于廣場公園、市政工程、社區綠化、別墅庭院的景觀造景和環境布置。不但對居住環境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美化,更能使您充分享受大自然給予的樂趣。(http://www.s-tou.com)
我們石雕廠在惠安從事石雕加工多年,累積了豐富的工藝水平和一支專業的石雕管理團隊。從1998年成立以來,我們不斷致力于石雕工藝方面的研究和創新,特別擅長于惠安傳統石雕古建的設計、雕刻,如寺廟工程、大型石雕佛像、觀音石雕像、石雕龍柱、石欄桿、石塔、石亭、牌坊山門等傳統古建石雕工程施工安裝及現代裝飾石雕:天然砂巖浮雕、砂巖石雕裝飾、砂巖裝飾工程。
為了適應石雕市場需求的變化,我們石雕廠不斷創新石雕產品,開發了多款園林石雕產品:其中包刮庭院水景石雕(石噴泉、噴水池、石魚缸、石水車);園林造景石雕(石燈籠、石鳥屋、石信箱、石垃圾桶);戶外休閑石雕:(石花盆、石桌椅、景觀石橋)等等。這些園林石雕產品廣泛應用于廣場公園、市政工程、社區綠化、別墅庭院的景觀造景和環境布置。(http://www.s-tou.com)
惠安石雕·石中居石雕刻廠 歡迎您!
廠址:中國石雕之鄉-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崇武鎮溪底工業區 閩ICP備09029568號
電話:0595-87698688 傳真:0595-87698699 手機:13600776998
http://www.s-tou.com 在線QQ:1248425528 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