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雕塑是雕刻藝術種類的其中一種,中國制作佛像雕塑常用來放在寺廟中供奉。佛像雕塑由于形相皆以釋尊為主體,所以佛像雕塑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理想特征,各尊佛像雕塑的形體、容貌和姿儀皆祥和、寧靜、端祥、莊嚴。中國古代佛像雕塑可以影響人的觀念,佛像雕塑的神奇力量就在于此。佛像雕塑常用材料有:泥、銅、木料、石料等,佛像雕塑是供人們拜祭的大型佛像,因此建造古代佛像雕塑需要用大理石雕塑成石雕佛像,使佛像雕塑經久不衰,不易風化,耐腐蝕,保存時間長等特點。現今,常用下列石材雕塑石雕佛像:青石佛像雕塑、銹石佛像雕塑、麻石佛像雕塑、漢白玉佛像雕塑等等。佛像雕塑藝術的出現,是公元一、二世紀的事情。那是一種受到古希臘文化影響的、印度文化和西域文化相混合的「犍陀羅」文化的產物。佛像雕塑文化在歷史長河發展中,地方文化區域也有了不同的方向,大致可分為漢傳佛像雕塑,藏傳佛像雕塑和南傳佛像雕塑,文化不同,佛像雕塑的面相造型也不同。
漢傳佛像雕塑:面相圓潤豐滿,敦厚溫和,慈祥,不怒自威,顏色受時代影響,現色彩鮮明,輪廓清晰,樹脂佛像更是精致細膩,栩栩如生。
藏傳佛像雕塑:表情大多兇憤,以眾多女神像,男女雙身像,復雜多變的造型是藏傳佛像雕塑造像的突出特點(流傳區域:西藏,四川,青海,云南等地)。
南傳佛像雕塑:身軀瘦長,臉型秀麗,肉鬢高聳披著薄薄的圓領袈裟,通常是沒有衣紋或者是布滿了衣紋(流傳區域:泰國,緬甸,高棉老撾,柬埔寨,中國的臺灣和香港地區)。
佛像雕塑造像姿勢隨著佛的時間不同而不同。誕生像佛像雕塑:童子形象,上身赤裸,下著短裙。右手指天,左手指地。成道像佛像雕塑:結跏趺坐,左手橫置雙膝上,結定印,右手置右膝上,掌心向內,手指指地,表示大地做證,為解救眾生不惜犧牲一切的言行。說法像佛像雕塑:結跏趺坐,左手橫置左膝上,右手向上屈指做環形,名為“說法印”。布施像佛像雕塑:站立姿勢,左手下垂結與愿印,表示能滿足眾生一切愿望;右手屈臂上伸結施無畏印,表示能夠施于眾生勇氣和無畏精神。涅槃像佛像雕塑:即臥佛像佛像雕塑,根據其涅槃情形塑造。右則面南而臥,右手支頤,自在安詳。
佛像雕塑狹義上是指釋迦牟尼佛像雕塑的意思,但是,隨著時間的流轉,在廣義上,觀音菩薩像、明王像、四大金剛像、羅漢像等皆可稱為佛像雕塑,各尊佛像雕塑各有特點。
小乘認為佛只有釋迦牟尼佛像雕塑一個,大乘則認為,十方三世有無量的佛。在無量的佛中,經常描繪供觀禮拜的有:現世的釋迦牟尼佛像雕塑、未來世的彌勒佛像雕塑、過去世的燃燈佛像雕塑,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像雕塑(無量壽佛像雕塑)、東方凈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像雕塑,以及此世現階段的賢劫千佛像雕塑等等。佛像雕塑雖然有千萬之多,但相貌、體態、神情都大致相仿,他們的區別只是手印、法物、坐姿有所不同,衣飾、背光、蓮座有所變化而已。
菩薩佛像雕塑特點可分兩類,第一類侍立菩薩佛像雕塑:如釋迦牟尼身旁的迦葉佛像雕塑、阿難尊者佛像雕塑,阿彌陀佛像雕塑身旁的觀世音佛像雕塑、大勢至菩薩佛像雕塑。其中觀音菩薩佛像雕塑就有幾十種,如一面兩臂觀音佛像雕塑、一面多臂觀音佛像雕塑、多面多臂觀音佛像雕塑、如意觀音佛像雕塑、送子觀音佛像雕塑、魚籃觀音佛像雕塑等等。第二類是佛像旁所畫的供養菩薩佛像雕塑,如獻花菩薩佛像雕塑、獻香菩薩佛像雕塑、音樂菩薩佛像雕塑等。
羅漢佛像雕塑特點羅漢形象在中國佛教繪畫和佛像雕塑中非常普遍,大約有三類:一是眾多羅漢佛像雕塑的組合像。如根據《佛五百弟子自說起經》而繪制、或雕塑的五百羅漢佛像雕塑等。二是根據佛典記述由十大弟子或十六羅漢中選繪的單獨羅漢佛像雕塑。三是畫家任意揮毫、不計尺度地畫一比丘形象而加題為羅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