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建設的進程,現代城市的地表逐步被鋼筋混凝土的房屋建筑和不透水的路面所覆蓋。這些不透水的道路給城市生態環境帶來了許多負面的影響。與自然的土壤相比,混凝土路面缺乏呼吸性、吸收熱量和滲透雨水的能力,隨之產生一系列的環境問題:能夠滲透地表的雨水明顯減少,城市的地下水位急劇下降,不透水的路面很難與空氣進行熱度和濕度的交換,產生“熱導現象”;短時間的集中降雨,大量雨水不能及時滲入地表,容易造成道路被淹沒、交通癱瘓等社會問題。無砂透水混凝土具有與普通混凝土所不同的特點:容重小,水的毛細現象不顯著,透水性大,水泥用量小,施工簡單等因此這種新型建筑材料不斷為人所知并在道路領域不斷得到應用。透水混凝土是以高強度等級的硅酸鹽水泥為基料,配以多種助劑增加強度與粘結力組成的外加劑,使其和骨料、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拌制而成的一種多孔輕質混凝土,它不含細骨料, 由粗骨料表面包覆一薄層水泥漿相互粘結而形成孔穴均勻分布的蜂窩狀結構, 故具有透氣、透水和重量輕的特點。針對原城市路面的缺陷,開發使用的一種能讓雨水流入地下,有效補充地下水。同時,是保護自然、維護生態平衡、能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的優良的鋪裝材料;其有利于人類生存環境的良性發展及城市雨水管理與水污染防治等工作上,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
透水混凝土的應用背景及意義:
透水性混凝土作為一種新的環保型、生態型的道路材料,已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現代城市的地表多鋼筋混凝土的房屋建筑和不透水的路面所覆蓋。與自然的土壤相比,普通的混凝土路面缺乏呼吸性、吸收熱量和滲透雨水的能力,隨之帶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混凝土一直被認為是破壞自然的元兇,但是只要使連續孔隙得以形成,就能創造其與自然環境的銜接點,極大的改變過去的形象。因此,透水性混凝土對于恢復不斷遭受破壞的地球環境是一種創造性的材料,將對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透水混凝土的優點:
1、當集中降雨時能減輕城市排水設施的負擔,防止河流泛濫和水體污染。
2、能使雨水迅速滲入地下,還原地下水,保持土壤濕度。
3、防止路面積水,夜間不反光,增加路面安全性和通行舒適性。
4、調節城市空間的溫度和濕度,改善城市熱循環,緩解熱島效應。
5、大孔隙率能降低車輛行駛時的路面噪音,創造舒適的交通環境。
6、大量的空隙能吸附城市污染物(如粉塵),減少揚塵污染。
7、易于維護,空隙不會破損、不易堵塞。
8、可以根據需要設計圖案,充分與周圍環境相結合。
其適用范圍為市政步道、園林小路、城市廣場、高檔住宅小區、停車場、商務辦公大樓、戶外運動場所(羽毛球場館、籃球場館等)。
透水地坪的特點如下:
高透水性 透水地坪擁有15%-25%的孔隙,能夠使透水速度達到31-52升/米/小時,遠遠高于最有效的降雨在最優秀的排水配置下的排出速率。 高承載力 經國家檢測機關鑒定,透水地坪的承載力完全能夠達到C20-C25混凝土的承載標準,高于一般透水磚的承載力。 良好的裝飾效果 透水地坪擁有色彩優化配比方案,能夠配合設計師獨特創意,實現不同環境和個性所要求的裝飾風格。這是一般透水磚很難實現的。 易維護性 人們所擔心的孔隙堵塞問題是沒有必要的,特有的透水性鋪裝系統使其只需通過高壓水洗的方式就可以輕而易舉的解決。 抗凍融性 透水性鋪裝比一般混凝土路面擁有更強的抗凍融能力,不會受凍融影響面斷裂,因為它的結構本身有較大的孔隙。 耐用性透水性地坪的耐用耐磨性能優于瀝清,接近于普通的地坪,避免了一般透水磚存在的使用年限短,不經濟等缺點。 高散熱性 材料的密度本身較低(15-25%的空隙)降低了熱儲存的能力,獨特的孔隙結構使得較低的地下溫度傳入地面從而降低整個鋪裝地面的溫度,這些特點使透水鋪裝系統在吸熱和儲熱功能方面接近于自然植被所覆的地面。
沈陽典石地坪工程有限公司項目案例:
2012年-遼寧省軍區綜合樓前停車場—彩色透水地坪
2012年-2013年錦州世園會(錦州園)—彩色透水地坪
2012年-開原市市政生態景觀建設工程—彩色透水地坪
2012年-沈陽四環人行道路鋪裝工程—彩色壓模地坪
2012年-凱旋門二期園區道路鋪裝—彩色透水地坪
2012年-沈陽市回龍崗墓園道路改造工程—藝術地坪工程
2011年-撫順市帶狀公園17標段—透水地坪工程
2011年-撫順市市政府廣場—透水地坪工程
2011年-撫順市露天礦觀景臺廣場—壓模藝術地坪
2011年-遼陽河東新城市政府廣場—壓模藝術地坪
2010年沈陽碧麗苑—壓模藝術地坪工程
2010年沈陽國際會展中心—壓模藝術地坪工程
2010年沈陽遠洋地產—壓模藝術地坪工程
2010年長春春江院—壓模藝術地坪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