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生產JIT管理系統
即時生產 (JIT) 管理系統簡介
一、即時生產(JIT)的產生背景
怎樣追求更高的效益,是每一家公司(工廠)共同的目標。為了達到這個目標,管理人員費盡心機,提出了各種各樣的方案,綜合其觀點,我們不難發現,管理人員所要解決的問題普遍如下:
1. 怎樣有效減小物料、人力的浪費
2. 怎樣盡可能的減小成品、半成品的庫存量,最終達到零庫存的目標
3. 盡可能的縮短生產周期,以最短的時間生產所須
在實際中,管理人員在解決所面臨的問題,往往會感到力不從心,管理人員想減小庫存量,但生產現場現在究竟已經生產多少產品,產品的庫存量究竟有多少,沒有有效的數據提供給管理人員參考,等管理人員看到該數據時,生產現場的實際狀況早已不是這樣。
這樣一來,管理人員的決策總是遲于實際生產情況,其決策所產生的效果肯定不能達到預想的效果。
到此,管理人員發現,怎樣實時了解生產情況 ,以作出相應的決策,成為最使人頭痛的問題之一。在此背景下,利用新興的條形碼技術來實時監控生產的實時生產系統(JUST IN TIME 以下簡稱JIT系統)產生了,所謂JIT系統,就是利用計算機結合條形碼技術來監控生產情況,生產人員完成一包(箱)產品時,馬上貼上對應的條形碼標簽,利用掃描設備,將條形碼讀入計算機,記錄其產量、發料情況;管理人員通過計算機,可以動態的查詢各單位(所有單位)的生產、發料情況,可以隨時發現問題出現在那個環節,并作出相應的決策。管理人員所面臨的問題得到了有效的解決。
二、JIT(即時生產)系統的目的
對于JIT(即時生產)系統,我們最終要實現的目的如下:
1、實現生管對生產的細致計劃(動態管理)
2、所有相關部門均可隨時了解生產情況。
3、提升生產控制的水平,使工廠具備快速調節生產的能力。
4、減低在線庫存。適應每半月/每周型訂單,加快清點和補制
5、最終實現 JUST IN TIME (JIT 及時生產) 的管理模式。現場主管級干部/生管高層/業務主管/總經理從每天看書面總結報表轉變成隨時看動態資料,指揮、調節生產、發料、清點、出貨。
三、JIT (即時生產) 系統總體思路
1、生管根據訂單及型體要求,按計劃打印各生產階段的條形碼。條形碼的編號采用序列號形式, 在總個系統中都是唯一的
2、生管派發已打印好的條形碼發給各生產單位。
3、生產單位打包,貼相對應的條形碼,掃描條形碼,系統記錄該包生產數量
4、出貨、發料時,掃描包上條形碼
5、管理人員可隨時在任一臺電腦上了解相關部門的生產、庫存情況,并根據實際情況對生產進行調控。
四、JIT(即時生產)系統流程
流程簡介:
1、 業務部門接到訂單后,產生對應的制造命令 ,并將此資料交生管。生管以此資料打印條形碼。
2、裁斷按派工單分向生管申請對應的條形碼,裁斷按輪次生產,每輪每碼生產完畢,按輪次打包,貼對應的條形碼并掃描,發料于針車時再掃描一次,記錄裁斷發料數量。
3、針車按制令向生管申請條形碼,每包面料10雙,每碼最后不夠10雙的算一小包,針車每做完一包,貼對應的條形碼,并馬上掃描,記錄針車產量;針車繳庫時,在生管再掃描一次該包上條形碼,記錄針車繳庫數量
4、配套廠按制令生產RB、PU、PHYLON之后,要貼合的RB 、PU、PHYLON送到中倉,馬上掃描,記錄配套廠產量,發料時,再掃描一次包上條形碼,記錄發料數量(打包方式與針車一樣)
5、大底車間按制令生產RB,在準備組打包,貼生管所打印的條形碼,并馬上掃描,記錄大底車間RB產量,掃描后繳中倉。
6、貼底部按制令生產本底,每生產一包,貼生管打印的條形碼,并馬上掃描記錄貼底產量,在生管掃描包上條形碼,記錄繳庫數量。
7、加工按制令生產,從生管領本底、鞋面、鞋墊(掃描包上條形碼),加工 每做完一箱,掃描箱上條形碼,記錄加工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