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作為古代的稀缺資源,用銅鑄造的銅器,往往都是國之重器,銅鐘是古代最重要的器物之一,因而它被以為的賦予了許多深入的文明含義,第一個就是樂器。古代祭祀、時用的樂器,由王孫鐘上的銘文:“用享以孝,于我顯祖文考,用宴以喜,用樂嘉賓父兄,及我朋友”,能夠證明鐘是宗廟及宴會時的樂器。開始的鐘大約是由商代的鈴開展而來的。現在所見最古的鐘是西周時代的。在歷代所鑄的鐘里,期間或有鐵鑄的,但絕大多數仍是銅鑄的鐘。
  銅鐘的第二個文明含義是釋教的法器,銅鐘發音宏亮而動聽,自釋教傳入我國開始,銅鐘就逐步成為釋教寺院中不行短少的法器--佛鐘。明代科學家宋應星在《天工開物》里寫道:“梵宮仙殿,必用以明鐘,謁者之誠,幽起鬼神之敬。”因而,名剎寶寺皆有鐘。當暮靄漸合,寺院廟堂鐘聲回蕩,木魚橐橐,與僧尼頌經聲溶為一缽,增添了蓮花梵宇特有的奧秘氣氛。銅鐘的最終一個文明含義是王權的標志,鐘和鼎一樣,也是統治階級王權的標志,“鐘鳴鼎食”就是權勢位置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