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到底是個什么
義烏華睿軟件公司 周康
MRP II/ERP在我國的發展和應用已經有十幾年了,據信息產業部統計,在ERP方面的投入達8億元左右,但從產出看,ERP應用的成功率一直是令業界尷尬的話題,據估計,成功率大約只有10%-15%,這就使得很多人對待ERP是談虎色變。而另一方面,光陰流轉之中,企業置身于其中的社會經濟環境已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只有奮力奔跑才可能保持在原地,”,更不用說再上層樓了。高瞻遠矚的企業領導不約而同地認識到,引進ERP系統是大勢所趨,否則,就無法在全球化的市場中生存。
于是,產生了一對矛盾。化解之道在哪里呢?筆者不由想到,從某個角度說,把ERP應用成功與寫一篇人人稱道的好文章頗為相似。妙筆能生花的訣竅在于六個字:“鳳頭”(起筆不同凡響)、“豬肚”(內容豐富翔實)與“豹尾”(收尾干凈有力)。要做好ERP這篇文章,能否從中有所借鑒呢?筆者認為,提高ERP應用的成功率,也有三點值得把握,下文將分別做一闡述。
一、確定目標:清晰、務實、令人振奮
對于任何一件事,成功總是相對的,而非絕對的。孩子們得到一件喜歡的玩具是成功;學生的成功可能來自考試得了90分;職位的升遷對員工來說往往意味著成功。成功與否有一個衡量的標準,即目標是否得到了實現。可惜的是,這樣一個簡單的道理在ERP應用中卻消失在概念炒作、盲目跟風中。那么如何確定ERP系統實施成功的標準呢?應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
1.根植于IT系統規劃
企業應有一個長期的IT戰略規劃,ERP系統作為IT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服務于企業的長期規劃,是長期規劃的手段和保證。ERP的目標源于IT系統規劃,是評價ERP系統成敗的基本標準。因此,應依據IT系統規劃,明確ERP系統的實施范圍和實施內容。
2.明確ERP能解決什么問題
ERP的概念在業內人士及媒體的共同努力下,已是廣為人知。但對那些準備上ERP的企業來說,僅僅知道一些概念是遠遠不夠的。企業高層領導應對ERP有一個全面的認識,領會ERP的先進管理思想,要知道ERP能解決什么問題?不能作什么?為了找到答案,企業領導一方面要認真學習,同時也可以請咨詢公司進行培訓。
3.做好兩份報告
這兩份報告分別是需求分析報告和投資效益分析報告。
在企業長期IT規劃的指導下,結合ERP系統的核心管理理念,企業應做好ERP的需求分析和投資效益分析。從經驗表明,企業在未接觸ERP系統的情況下,要做好這些分析有一定難度,因此,一般通過專業咨詢顧問的協助來完成。具體包括如下內容:
(1)功能需求分析
一般由咨詢顧問協助企業做好業務調查,確定企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對這些存在的問題要分清輕重緩急,在總體目標下,根據企業目前的管理水平、人員素質及財務狀況,確定階段性的目標。。
(2)管理層訊息需求分析
現代企業間競爭不僅要求企業管理者隨時理解企業內部的信息,更需要及時地掌握整個供應鏈上各環節的信息。咨詢顧問在協助企業做需求分析時,要不斷溝通,使管理層對信息的需求明朗化,并由此選擇相應的軟件。
(3)流程需求分析
ERP系統實現了對企業整個供應鏈各個環節的管理,其應用與企業業務流程緊密關聯。為了保證ERP系統應用成功并達到預期的應用效果,必須首先對企業業務流程進行重新設計。
(4)收益與成本的權衡
合理估算ERP應用的收益與成本。
二、事中控制:科學、嚴格、協調
在ERP系統實施中,通常采用項目管理技術對實施過程進行控制和管理。有效的實施控制表現在科學的實施計劃與控制、明確的階段成果和嚴格的成果審核,還表現在積極的協調和通暢的信息傳遞渠道。
科學的實施計劃與控制
項目管理主要包括三個要素:項目范圍、所需資源和時間表(進度表)。項目能否成功實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項目小組的有效工作,具體包括(1)合格的項目小組成員。小組成員包括企業內部信息主管、管理人員及外部咨詢專家。(2)項目小組內部有明確的分工和合作,并十分清楚項目的目標、方法和里程碑。(3)切實可行的項目工作計劃和質量管理計劃。(4)項目小組在項目實施全過程中要充分理解項目的前提假定和風險。
項目實施控制主要包括:項目進度跟蹤與控制、財務跟蹤與控制、人力資源管理、通信管理、質量管理、風險管理、變化控制及配置管理。
明確的階段成果
目標不清是項目失敗的主要原因。在實施過程中,除了項目實施的總目標,還需明確項目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