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時尚服飾曾經亮瞎眾多消費的眼球,成為中青年消費者的追崇。但是如今,快時尚服飾就像快食面,吃過了也就忘了,很難讓人回味。這也許是近兩年快時尚服飾開始下行的緣故。比如一直以來,H&M就像自視甚高的快時尚的“自封貴族”,始終幻想保持“華麗逼格”,甚至一直“不屑”于抱上天貓、京東等互聯網巨頭的大腿,但是最近,我們發現,H&M竟然也在自己的線上渠道參與了本土電商的618大促活動。這一切要有市場說了算。快時尚服飾生存的權杖最終還是握在消費者手中。關鍵特征就是“時尚設計、優質平價、限量發售、快速流通”。但是對于國內快時尚企業來說,由于速度和變化之快受到白領和時尚人士的青睞,所以那種速度快、品種多、數量少、制售一體的快時尚商業模式已經成為了服裝業中眾多快時尚服飾或者運動服飾企業模仿的榜對象。這種模仿,并沒有體味到SPA模式的優勢,只是一味的求快、求變,加上對市場高熱時期產品成本和銷售表現的滿足,企業雖有自己的商標,但失去了自身品牌建設的耐性和堅持,被功利心態淹沒。甚至一些國際快時尚品牌,在中國這個市場的作為也有些讓人看不懂的,他們在本國和中國以外走的基本是平價的路子,而在中國的價格一點都不親民,既說不上怎么時尚,也談不上質量優勢,產品性價比失衡,全靠一個洋品牌在中國市場“充楞”。目前,在“快速時尚”上最具代表性的品牌主要有國外的ZARA、H&M、KM、優衣庫和國內的EMINU等企業,但是這些品牌各有特點,雖然經營操作過程卻非常相似。從國外品牌來看,西班牙的ZARA是“快速時尚”革命的先行者,也是全球最大的服裝供應商,隸屬于lnditex集團。目前在全球將近70個國家擁有1000多家零售店,其中90%是自營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是特許經營和合作經營,在中國的店全部都是直營店。在“快速時尚”經營上,ZARA主要有4個特點:第一,它并不是按照現在傳統服裝企業的做法,把生產轉移到生產成本相對低的地區,而是完完全全在西班牙本土做生產;第二,很少做廣告,最開始的時候幾乎沒有做過廣告;第三,款式非常多,全年能夠推出10000余款能夠上市的服裝產品,從設計到上架平均周期是兩周左右。第四,庫存周轉時間也非常快,一年會周轉10次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