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真是帶來了不少麻煩呢”,“反對FT的行動……”
在和一位久別重逢的新加坡朋友交談時,我總感覺有些吃力,因為我不知道他一直在說的“FT”到底是什么意思。我原以為他指的是英國著名報紙《Financial T im es》,卻發現并非如此。
于是,我小心翼翼地問道:“FT是什么?”
“你離開新加坡這么長時間,已經完全不是新加坡通啦!‘FT’就是‘ForeignT alent’(外籍人才)的縮寫呀。”
“為什么要叫‘FT’呢?”
“這是一種暗號,里面有消極的含義。”
“為什么要用消極的詞語來稱呼外國人呢?”
“唉,你真是越來越不了解新加坡了。最近,發生了一場針對移民增加問題的示威活動,對象主要就是‘FT’。”
原來如此。可在我還在新加坡時的2005年以前,“新移民”對于這個國度并沒有消極的意味,而是應該受到歡迎、依靠與關愛的群體。報紙中也經常會刊登激勵新移民的文章。
在之后的10年中,新加坡的新移民數量開始劇增。這種現象基于李光耀的如下理論:“只有維持人口數量,新加坡才能發展。資源匱乏的新加坡必須要依賴優秀的人才。”中國、印度、歐美等各地區的移民大量涌入了新加坡。
由于生活與教育的成本很高,新加坡人大多不要孩子。優秀的人才會選擇移民國外。為了填補這個空缺,新加坡采取了利用高薪來吸引外國移民的戰略。另一方面,工地施工、護理、保姆等單純的勞動工作也多由外國人承擔。這種模式看上去的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在近幾年來,新加坡出現了多次有關移民的不穩定浪潮。2013年12月,小印度區的印裔勞動者發起了暴動。今年6月,當居住在新加坡的菲律賓人策劃祖國獨立紀念日的活動時,在網絡上遭到了部分新加坡國民的反對。目前,約有18萬菲律賓人在新加坡工作。以往,菲律賓獨立紀念日慶祝活動每年都會舉行,但在今年,該活動卻在媒體上受到了強烈批判。另外,新加坡還發生了數起針對中國移民的抗議集會。
隱藏在這種現象背后的,是新加坡政府與人民對于“面向富裕社會的方程式”的理解出現了裂痕。以前,“發展”是新加坡的唯一目標,李光耀的話語就相當于憲法。但在今天,無條件地尊重李光耀的一代人退出了一線舞臺。而對于年輕人來說,“幸福”要比“發展”更加重要。在這個過程中,對于“為了維持發展所需的人口而接受外國移民”的想法,新加坡人開始選擇說“不”。
http://www.phpsgbi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