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廣交會的參展企業,人們往往把目光集中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那些傲視群雄的民營企業。長三角和珠三角給予了它們成長的豐沃土壤,它們也帶熱了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的外向型經濟發展。但是,記者的目光卻被這樣一則北京電視臺的報道吸引。報道說:“記者從正在舉行的第100屆廣交會上獲悉,北京正憑借信息、交通、人才及市場中心等優勢,逐步向全國非港口式貿易中心邁進。”
報道引述北京市商務局的數據:從2003年到2005年短短兩年間,北京市進出口額由685億美元躍升至1255.7億美元,今年更是有望達到1500億美元的規模。一個沒有港口的城市,外貿總量卻達到全國的十分之一!增速如此之快,讓人們開始重新審視北京的外貿地位。對此,北京市商務局副局長陳澤星的解釋是:“北京不完全是一個生產的中心,它是一個市場的中心,它依靠自身的信息、交通、人才等優勢,讓很多產地不在這里的產品也借助這個平臺走出去?!?br />
中國幅員遼闊,東南沿海僅僅是一個梯度。多年來,中西部地區發展對外貿易的出路何在,引發了無數口水戰。北京市構造非港口式貿易中心的命題,無疑給那些并不擁有東南沿海地域優勢的地區發展外貿提供了一條思路。
構成這條思路的核心其實很簡單,那就是通過合理的資源配置、合理的流通體系,完成一個市場條件下完美的貿易鏈。
的確,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貧富與否,不在其資源是否豐富,區位優勢是否明顯,而關鍵在于制度安排,在于是否能夠充分利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分工合作。大如日本這樣一個國家,小如美國硅谷這樣一個地區,都是在資源缺乏的情況下創造出的20世紀的經濟奇跡。它們的發展歷程驗證了德國經濟學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一句話:“財富的生產力較之財富本身,不曉得要重要多少倍”。
但是,這個貿易鏈的構造說起來簡單,實現起來則是一個浩大的系統工程。特別是,在長期的舊觀念和舊經濟學說里,我們都過分強調了生產環節,而忽視了虛擬資源整合和流通價值。
首先談談虛擬資源。固定資產、現金、材料、技術、人才,這些都是我們的企業老板耳熟能詳的“資源”,我們的生產似乎也就是圍繞著這些資源的整合進行的。但是,不要忘記,品牌、信用、媒體、注意力這些虛擬資源,同樣是企業生存的決定因素。甚至我們可以這樣說,現實的那些資源僅僅主導了企業生產出產品,而虛擬的這些資源則搭建了從產品生產到商品買賣的唯一路徑,正是它們讓馬克思所講的“驚險的一躍”成為現實。
其次談談流通價值。北京的很多外貿企業,兩頭在外,只留設計研發、營銷總部在北京。而這樣做的前提是,構建一個合理的流通體系。傳統經濟學認為:“流通領域不創造價值,它只是價值實現的手段”。而事實上,流通的價值意義并不在于這一過程能夠增加物質產品、物質財富的數量,而在于它彌合和化解了社會和產業分工導致的生產與生產、生產與消費之間的時空矛盾。流通的效能就是其以盡可能低的資源、人力耗費,并以最短的時間將產品送入消費領域或再生產領域。因此,可以說,流通的價值在于它的外溢效應,即流通的存在對生產所帶來的加速效應。
充分意識到虛擬資源整合和流通的價值,通過合理的資源配置、合理的流通體系,真正完成一個市場條件下才能夠構成的完美的貿易鏈,這或許是能夠協助我國外貿發展走出資源夢魘、走出微利怪圈的,一個值得認真思考的模型。
不用猶豫,不用為無法參加廣交會而擔憂!我司可提供110屆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主館攤位,如有需要參加廣交會請來電聯系或傳真。謝謝!歡迎赴穗榕洽商、順祝商祺!服務宗旨:質優價廉,物有所值,真誠服務,滿意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