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缺乏戰略管理的基本認識,不能分清做正確的事與將事做正確之間的差別,企業基本沒有戰略管理意識,眾多中小型企業尤為如此。
戰略體系
對于一般企業來說,大致需要三個層次的戰略,即總體戰略、業務單元戰略和職能戰略,這三個層次戰略的地位和內容各不相同,它們之間的關系是:總體戰略分解為業務單元戰略,業務單元分解為職能戰略總體戰略統帥業務單元戰略,業務單元戰略統帥職能戰略。
圖3-2形象地描述了總體戰略、業務單元戰略和職能戰略之間的關系。如果企業希望從整體上獲得成功,那么企業必須要將這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以使其整體發力,也就是說經理們要從這三個層次來考慮企業的戰略。如果企業僅從事一項產業,那么企業的公司戰略與業務單元戰略的戰略就是一樣的,也就是說這兩種戰略的決策權都將集中在企業的高層管理者手中。請看圖3-3。如果企業跨行業經營,而且有許多不同的經營活動,則企業的戰略層次就如同前面所提到的三個層次的戰略組合,即總體戰略為最高層,其次為業務單元戰略,最后是職能戰略。請看圖3-4所示。
★總體戰略是研究企業要去哪兒和企業應該經營哪些事業以使企業長期獲利等,是企業的戰略總綱領,是企業最高管理層指導和控制企業的一切行為的最高行動綱領。總體戰略需要回答企業應該經營哪些事業以使企業的長期利益達到最大化。因此,總體戰略注重把握企業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同時努力將企業內部各個部門間的資源進行有效的戰略配置,并以企業的整體為對象。總體戰略強調“做一件正確的事情”。該層次的戰略以價值為取向,并以抽象的原則為基礎,忽略具體性原則。該層次戰略注重深遠性和未來性,代表了企業的發展方向。在總體戰略思考中,企業需要考慮一體化戰略、多角化戰略、戰略聯盟和收購戰略。必要時將考慮企業重組以增強企業的整體效率。總體戰略具有如下特點:總體戰略體現了企業全局發展的整體性與長期性它的制定與推選主要由企業高層的管理人員來執行總體戰略與企業的組織形態關系密切。
★業務單元戰略是在企業總體戰略的指導下,經營管理某一個戰略單位的戰略計劃,是總體戰略之下的子戰略,為企業的整體目標服務。因此,業務單元戰略更加考慮企業如何在特定的市場上獲取競爭優勢。比如,如何發現新的商機,以及在什么樣的市場和什么時候推出什么樣的產品,提供什么樣的服務等等。業務單元戰略要思考企業在市場中的自我定位以及取得競爭優勢的方法和在不同產業發展階段中所采用的不同策略等等。該層次的管理者需要努力識別最穩固的同時也最有盈利性的市場區域,以發揮其競爭優勢。如果從戰略構成要素的角度來看,核心競爭力的營造與競爭優勢的建立是該層次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職能戰略考慮如何有效組合企業內部資源來實現總體戰略和業務單元戰略。它更注重企業內部主要職能部門的短期戰略計劃,以使職能部門的管理人員能夠清楚地認識到本職能部門在實施企業總體戰略和業務單元戰略中的責任與要求。該戰略將思考如何提升企業的運作效能以使企業獲得較佳的效率、品質、創新和顧客回應方面的能力。由于該戰略直接處理諸如生產、市場、服務等最為一線的事物,因此,該戰略更強調“如何將一件事情做正確”。
★對戰略三個層次的劃分使得戰略在制定與實施的過程中能夠促使企業各管理層進行充分的協商與密切的合作。而總體戰略、業務單元戰略與職能戰略共同構成了企業戰略體系。
 
戰略管理階段劃分
 
規劃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戰略規劃階段,或者叫戰略制定階段,是指在規定組織使命、制定組織方針、選定組織戰略等方面的決策。在這一階段,主要是通過對企業內外部環境和各種市場調研資料的分析來制定企業的發展戰略,包括組織方針、經營目標、經營方向等。
 
實施階段
第二個階段是戰略的實施階段,是指在建立組織結構、開展組織活動、監控組織行為等方面的決策。戰略制定好以后,要推動戰略的實施,也就是要把企業發展戰略的內容落實到企業的經營活動中去。
 
評價階段
第三個階段是戰略評價階段,或者叫做戰略評估階段。戰略經過一段時間的推動和實施以后,就需要回過頭來總結一下,看看在實施過程中有沒有缺點,戰略制定過程中有沒有什么問題,制定的戰略合適不合適,有沒有需要修改的地方。
★雖有戰略管理意識但不能制定切實可行的戰略目標,并以強有力的實施配套戰略來支撐。
★高級管理層忙于日常事務而沒有花足夠的時間思考經營問題,從而對市場環境和競爭格局變化缺乏充分的認識和分析。
★盲目追求市場熱點,投資過于多元化,缺乏核心競爭優勢。
★企業發展戰略流于紙面形式,沒有切實有效的目標分解和相應的行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