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兒健康指導中心的李主任表示,很多家長都存在認識誤區,認為孩子好動、調皮才是多動癥,其實多動并不是多動癥的唯一癥狀,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困難等也是多動癥的表現,家長們一定要留心觀察孩子平時的行為,發現癥狀及時帶孩子就醫。
“在我的指導中心患者中,小學三四年級的學生最多,不少孩子都是因為成績太差或偏科厲害才被父母帶來就診的,沒想到最后竟查出多動癥。”
李主任還介紹說,一般人會認為,多動癥患兒的癥狀就是活動過多,不論在何種場合都是處于一種不停活動的狀態。其實,過分安靜也有極大可能是多動癥的表現。多動癥包括三種類型:多動沖動型、注意力缺陷型和混合型。其中,最常見的是混合型,最容易被忽視的是注意力缺陷型,尤其是那些不“多動”的女孩子。這類孩子平時看上去挺安靜,但注意力持久性存在問題,上課常走神、發呆,做作業時也不能集中精神,常常拖拖拉拉,甚至要父母陪伴才能完成作業。學習成績比較容易出現波動,父母盯得緊一點成績就上去了,一旦放松成績就下去了。做事缺乏計劃性,不能彈性處理人際關系,慢慢變得內向、孤僻。
“我們觀察發現,在小學生中,成績差的、偏科的(一般是數學成績差)多數是注意力缺陷型多動癥。”李主任說。
事實上,多動癥是存在一定的遺傳因素,一般多動癥患兒常常有一個或多個近親也患有多動癥。一項研究發現,至少1/3曾患有多動癥的父親,其孩子也患有多動癥。另外,多動癥還與輕微腦損傷、缺乏維生素、微量元素等有關,食物過敏、鉛污染、食品添加劑、除銹劑也可成為多動癥的誘因。
由世界精神衛生聯盟聯合相關部門在全球范圍內合作開展的一項名為“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360度調研”的結果顯示,盡管醫生和患兒父母都意識到多動癥對孩子的社會和情感發展有影響,但醫生和父母在影響程度方面的認識卻存在很大差異。
95%的醫生認為多動癥對社會和情感發展方面有負面影響,而認為有負面影響的父母只有70%。81%的醫生非常擔心患有多動癥的孩子在長大成人以后的處事能力,而父母的擔心只有66%。
在中國,33%的中國醫生認為多動癥對患兒的家庭生活會產生很大的影響,但只有7%的父母認為影響很大,64%的父母認為沒有影響或影響很小。
    那么多動癥患兒該怎么尋求治療呢?在此告誡家長朋友們,如果自家的孩子確實患有多動癥,請不要盲目給孩子用藥,就目前來說,不管是西藥還是中藥全都是有毒副作用的,并且效果甚微,達不到徹底治愈的效果。國內外專家一致認為:目前,國際上公認的可靠、有效的治療多動癥、抽動癥的方法當首推“整合平衡療法”,它是以調節人體大腦單胺類神經遞質失衡的“愛兒專注貼”為核心,輔以“感統訓練、注意力訓練、心理疏導、推拿按摩、營養治療”等多種形式的綜合治療方法。
    暑假是提高孩子注意力,治療“多動癥、抽動癥”的最佳時機,家長應把握這個黃金時機給孩子進行系統的治療,讓孩子有一個煥然一新的表現去迎接新學期的到來!
詳詢電話:400 636 1211 或登入我們的官方網站www.etddcd.com進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