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壺瓶棗,山西省太谷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壺瓶棗是中國最好的棗品種之一,主產晉中市的太谷縣,其棗實個大、皮簿、肉厚,風味甘美,享有盛譽,在全中國和山西省屢屢獲獎。 太谷縣位于黃土高原,獨特的日照、水肥、溫差條件適合壺瓶 圖2 太谷壺瓶棗品質特點[3]棗和其它棗樹的生長、結實。成熟的壺瓶棗,顏色深紅,單果平均重20g,大果50g以上,有“八個一尺,十個一斤”之美稱。壺瓶棗營養豐富,每百克鮮果肉中含糖30-50g,蛋白質3.3g,鈣41mg,磷23mg,鐵0.5mg,含有各種有機酸和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的含量達380-600mg,居百果之首。壺瓶棗制干后,肉質細膩,久貯不干,制干率57.2%,干棗含糖量71.4%。壺瓶棗還是一種滋補佳品,中醫認為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生津液,潤心肺,補五臟,治虛損及解毒等功效,在產區有“每日三顆壺瓶棗,身體強健不服老”的說法。[2] 谷縣位于晉中盆地東緣,人工種棗起始久遠,品種繁多,相傳戰國時期就有人種棗。太谷縣境內的棗樹經過多年的更新、嫁接,逐漸改種為“壺瓶棗”。壺瓶棗樹的優點是樹冠大、產量高、壽命長,平均每株單產50公斤以上。[4]“原生棗”可在荒坡地塄找到它的蹤跡,這種棗生長呈灌叢狀,果實較小,形狀多有千秋。栽培棗樹常見于房前屋后,地邊地塄,其品種有鄉土品種和引進品種兩類:鄉土品種主要有壺瓶棗、郎棗、牙棗、壺瓶酸、黑葉子棗、團棗、葫蘆棗、蜜棗、雞心蜜棗等,以壺瓶棗品質最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