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大全》續斷的記載:續斷為常用中藥。始載《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
別名:川斷。
來源:為川續斷科(山蘿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續斷和續斷的干燥根。多為野生。
產地:主產于湖北、四川、湖南,此外陜西、貴州、云南、江西等地亦有生產。
性狀鑒別:續斷呈條狀圓柱形,略扁縮,微彎曲,長5~15厘米,直徑0.5~2厘米。表皮土褐色或灰褐色,有扭曲的縱皺及溝紋,有少數須根痕和橫裂皮孔,新貨柔韌,陳久則變硬。易折斷,斷面部平坦,灰綠色或棕色,中心木部淡褐色,維管束呈放射排列。氣微香,味苦甜而后澀。
以根條粗長,無莖蘆及須根,質柔韌,內灰綠色者為佳。
主要成分:含續斷鹼、揮發油、維生素E及有色物質。
續斷的功效與作用:補肝腎、續筋骨、活血、安胎。
炮制:切片,生用。
性味:苦、辛、微溫。
歸經:入肝、腎經。
功能:跌打損傷,癰疽腫痛,腰膝無力,風濕痹痛,胎動不安及崩漏等癥。
臨床應用:主要用于治療腰腿痛,作用與杜仲、牛膝相似。與杜仲比較,續斷苦溫,兼能活血,治跌打骨折損傷較常用;而杜仲甘溫,專于溫補,對治療腎虛腰痛和安胎,尤有價值。與牛膝比較,牛膝下行之力較好,續斷宣補之力較勝。
1、治腰腿痛(腎虛或寒濕型),足膝無力或筋骨拘攣,常以續斷、杜仲、牛膝等同用,方如續斷丸。
2、治跌打損傷所致的腰膝或四肢腫痛。在跌打方劑內,加入一味續斷,能加強鎮痛作用。
3、治月經過多、崩漏而有腰痛、腹痛者,常配艾葉、地榆、當歸、黃芪。
用量:6~1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