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入中……
[供應]新能源汽車藍皮書-徐州世奇的推動者和引領者
- 產品產地:
- 產品品牌:
- 包裝規格:
- 產品數量:0
- 計量單位:
- 產品單價:0
- 更新日期:2017-08-28 14:17:39
- 有效期至:2018-08-28
-
-
- 收藏此信息
新能源汽車藍皮書-徐州世奇的推動者和引領者
詳細信息
 
2017年8月3日,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日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東風汽車有限公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舉辦的《新能源汽車藍皮書: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報告(2017)》發布會在北京舉行。“新能源汽車藍皮書”是關于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研究性年度報告,2013年首次出版,本書為第五冊。
2016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整體穩步上升,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2016年,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分別達51.7萬輛和50.7萬輛,遠超2015年整體水平。新能源汽車行業投資繼續高漲,國內外資源加速整合,企業創新勢力迅速布局、市場需求不斷升級,市場特征也逐步明晰。一是投資熱情不斷高漲,地方和企業投資不斷加大;二是國內外資源加速整合,新勢力企業加快布局,如江淮與大眾合作等引起行業熱議;三是市場需求不斷升級,市場可選擇產品逐步豐富,消費熱情迅速提升;四是私人和單位用車領域市場占比快速提升,2016年市場占比達到68%;五是動力電池產業發展持續高漲,電池、電機等關鍵零部件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六是國家進一步完善財政補貼政策,規范行業管理,新能源汽車產業亟須加快調整和適應;七是新能源汽車標準化工作正圍繞著國家的戰略需求,逐步建立了既適應當前需求又能引領發展的新能源汽車標準體系。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力指數小幅提升,但仍需努力
2016年,受益于相關政策的不斷落實和新能源產品技術性能的不斷成熟,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力指數有所提升,但綜合排名仍居第四位,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差距逐漸縮小。除顯示競爭力排名第一外,其他幾項指標相比主要汽車工業發達國家,如美國、德國、日本等仍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基礎競爭力較弱、成本偏高、基礎設施相對不夠完善、關鍵技術水平有待提高等方面,從而造成產業、企業和產品競爭力都較低。
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力綜合指數排名第四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力指數在5個國家中排名第四。產業競爭力綜合指數為92.5,是美國的92.5%,日本的93.0%,德國的95.0%,韓國的101.8%。2016年美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力指數排名第一,在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中處于領先地位。中國新能源汽車指數排名取得一定進步,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車持續的政策支持和產銷規模的快速增長。
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力分項指數排名不高
雖然2016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力指數在5個國家中排名第四。但從分項指標看,只有新能源汽車顯示競爭力排名第一,其他分項指標排名均不高,說明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根基并不十分牢固。在政策環境競爭力方面,雖然政策力度全球最大,但基礎創新環境不足,應形成有利于創新的制度環境。同時繼續加大基礎設施和共性技術攻關政策的扶持力度。在產業支撐力方面,我國雖然有較強的全產業鏈配套體系,但主要在國內市場配套,進入國際市場配套體系的較少,國際競爭力有待提高。同時,我國還需要在產業化服務平臺、裝備開發和制造能力以及企業前瞻性投入方面繼續加強和提高。
隨著政府部門對新能源汽車政策扶持力度的不斷加大,特別是近兩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速度和市場需求量大幅提升,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前景看好。
我國新能源汽車推薦性標準體系逐漸完善,將與強制性標準結合向縱深發展
藍皮書指出,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基本建立了完善的新能源汽車標準體系,在促進技術進步、引導產品研發、規范行業、推進市場化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新能源汽車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國家的戰略規劃要求形成從關鍵零部件到整車的完整工業體系和創新體系,推動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同國際先進水平接軌。新能源汽車標準化工作圍繞國家戰略需求,在企業、科研、高校等多方力量的參與和推動下,在新能源汽車區別于傳統汽車的特殊方面,建立了既適應當前需求又能引領發展的新能源汽車標準體系。
1.標準體系趨于完善
經過十余年的科研攻關和產業化積累,我國新能源汽車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得到大幅提升。為引領、指引產業發展,汽車行業制定了一批與技術和產品相適應的標準。為更好地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國家制定了各種扶持和激勵政策,也為規范企業生產和產品質量制定了準入條件,這些政策和規定的落地實施,依靠技術標準對產業和產品做出的規范化,需要引用大量的技術標準。因此,標準體系的制定和完善成為行業工作的核心,新能源汽車標準相互引用、相互協調,形成了完善的標準體系。
從標準化對象角度區分,新能源汽車標準體系主要由基礎通用標準、整車標準、關鍵系統及部件標準和接口及設施標準四個部分組成。在關鍵系統及部件方面,主要包括動力蓄電池、燃料電池系統及驅動電機系統標準。現有新能源汽車標準的服務范圍,全面涵蓋了我國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企業、零部件配套企業及相關機構。
從標準性質角度區分,我國新能源汽車標準當前均為推薦性,這符合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階段的現實需求。下一步,將在電動汽車安全性方面,根據現有經驗,制定強制性國家標準,以區分技術標準和技術法規的屬性。
2.安全強標計劃下達,安全性可得到進一步提升
安全性是電動汽車標準的核心內容。電動汽車安全問題主要來源于動力電池的高電能以及車輛的高壓電路,從系統結構上劃分,分為動力電池安全、整車安全和充電安全。目前,在動力電池安全性方面,已經發布實施了GB/T31467.3-2015《電動汽車用鋰離子動力蓄電池包和系統第3部分:安全性要求與測試方法》和GB/T31485-2015《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及試驗方法》,前者是車輛對電池系統級別的安全性要求,后者是電池單體和模塊安全性的要求。在整車層面上,已經發布實施了GB/T18384-2015《電動汽車安全要求》三項系列標準,分別規定了整車級別上動力電池高壓安全性、車輛操作安全性和人員防觸電安全要求,發布實施了GB/T31498-2015《電動汽車碰撞后安全要求》,屬于被動安全標準項目。在充電方面,正在研究制定GB/T《電動汽車與外部電源連接的安全要求》(20162653-T-339),充電設施方面,也有類似的標準設置,規定充電設備和城市充電設施的安全要求。
2016年底,國家標準化管理部門下達了研究制定GB《電動汽車安全要求》、GB《電動汽車用鋰離子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和GB《電動客車安全技術條件》三項強制性國家標準的計劃。這三項標準計劃的下達,使得中國的電動汽車安全標準設置層次與國際標準和法規基本一致,安全體系與國際接軌,符合電動汽車產業對安全標準的現行及未來需求。
3.遠程服務與管理用技術標準發布實施
2016年8月,GB/T32960-2016《電動汽車遠程服務與管理系統技術規范》三項標準發布實施。標準規定了電動汽車遠程服務與管理系統的平臺要求、車載終端的技術要求以及遠程通信的協議數據格式。標準將統一我國電動車輛遠程服務與管理的系統架構和通信協議,增強系統的通用性和兼容性,降低有關企業生產運營成本,為進一步完善電動汽車推廣應用數據監控、效果評估提供支撐。
2020年后的“后補貼時代”產業發展亟待政策接力
藍皮書指出,我國自“八五”時期開始支持電動汽車的發展,自2009年開始實施推廣工作,到2016年底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推廣已達100萬輛,連續兩年成為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國和消費國。同時,重點區域實現突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新能源汽車推廣量占全國的75%左右。在產業發展過程中,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功不可沒,我們應客觀認識已實施的政策發揮的作用。一是產業取得的成績離不開政策的全方位支持,尤其是補貼政策連續8年的支持,對產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決定性作用。二是目前的產業政策已相對完善,基本適用行業發展情況。三是產業發展速度驚人,超出政策設計預期,留給政策研究的時間極為有限,因而在政策實踐中難免會出現小的瑕疵。
在總結過往的得失經驗后,應該盡早開展未來政策的研究工作。一方面產業重要政策已先后落地,建議目前的重要政策保持穩定至2020年。另一方面在2020年后補貼政策會退出,新能源汽車產業將進入“后補貼時代”。行業對后補貼時代產業發展普遍表示擔心,為給行業提供穩定的政策預期,保障2020年以后新能源汽車的健康、快速、可持續發展,應盡早啟動全面系統的“后補貼時
同類型其他產品
免責聲明:所展示的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內容的真實性、和合法性由發布企業負責,浙江民營企業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友情提醒:普通會員信息未經我們人工認證,為了保障您的利益,建議優先選擇浙商通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