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調質鋼:高強度和延展性
2000年以后,一汽與東北特殊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合作,開發出斷裂分離連接桿FAS2271和FAS2237、前軸鋼FAS2225、曲軸FAS2239和低成本的非調質鋼FAS2241。一汽為前軸還制定了FAS2340計劃。
非調質鋼的發展趨勢是提高強度和延展性。因此,在研究和推廣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首先,非調質鋼的應用對汽車產業和鋼鐵企業都有利,雙方應該聯手不斷發展和傳播這種產品。其次,我們認為應著重開發具有高強度和高延展性的非調質鋼。再其次,非調質鋼的標準要不斷改進。最后,應持續研究低成本的非調質鋼。
對高強度耐候橋梁鋼,一般有3種研制路線,第一種,是傳統的調質生產工藝路線,如美國橋梁用結構鋼標準(ASTMA709/A709M-95)中的70W(碳含量≥0.12%),它對焊接工藝要求較高,需要焊前預熱,因此生產周期較長,成本較高。
第二種,就是低碳TMCP工藝路線,鋼中碳含量一般在0.07%~0.11%.這種鋼雖然不用進行調質處理,但由于碳含量仍然相對較高,在應用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如鋼板愈厚其焊接敏感性系數愈高,在焊接時需要預熱;在采用大線能量焊接時,還存在韌性降低的問題。
        第三種是超低碳貝氏體鋼路線。超低碳貝氏體鋼的碳含量嚴格控制在很低的范圍(小于0.05%),在具有高強度高韌性的同時,具有極佳的焊接性,所得到的貝氏體組織均勻性較好,微區間電極電位差較小,增強了耐蝕能力。由于它不用調質處理,降低了生產成本,縮短了生產周期,是當前高強耐候橋梁鋼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