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不銹鋼帶生產廠家與鉻結合成碳化鉻以后,
固溶體中的含鉻量不致低
于
11.7
%這一最低限度的含鉻量。
 
   
就這五個鋼號來說由于含碳量不同,強度與耐腐蝕性能也是有區別的,
0Cr13
~
2Crl3
雖然如此,
但也不能完全忽略,
因為它們對不銹鋼的性能與組織同樣也發生影響。
 
   
硅是形成鐵素體的元素,在一般不銹鋼中為常存雜質元素。
 
   
鈷作為合金元素在鋼中應用不多,
這是因為鈷的價格高及其在其它方面
(如高速
鋼、硬質合金、鈷基耐熱合金、磁鋼或硬磁合金等)有著更重要的用途。在一般
不銹鋼中加鈷作合金元素的也不多,常用不銹鋼如
9Crl7MoVCo
鋼(含
1.2-1.8
%鈷)加鈷,目的并不在于提高耐腐蝕性能而在于提高硬度,
因為這種不銹鋼的
主要用途是制造切片機械刃具、剪刀及手術刀片等。
 
   
硼:高鉻鐵素體不銹鋼
Crl7Mo2Ti
鋼中加
0.005
%硼,可使在沸騰的
65
%醋酸
中的耐腐蝕性能提高。
加微量的硼
(
0.0006
~
0.0007
%)
可使奧氏體不銹鋼的熱
態塑性改善。
少量的硼由于形成低熔點共晶體,
使奧氏體鋼焊接時產生熱裂紋的
傾向增大,但含有較多的硼(
0.5
~
0.6
%)時,反而可防止熱裂紋的產生。因為
當含有
0.5
~
0.6
%的硼時,形成奧氏體-硼化物兩相組織,使焊縫的熔點降低。
熔池的凝固溫度低于半溶化區時,母材在冷卻時產生的張應力,由處于液態
.
固
態的焊縫金屬承受,
此時是不致引起裂縫的,即使在近縫區形成了裂紋,也可以
為處于液態-固態的熔池金屬所填充。
含硼的鉻鎳奧氏體不銹鋼在原子能工業中
有著特殊的用途。
 
   
磷:
在一般不銹鋼中都是雜質元素,
但其在奧氏體不銹鋼中的危害性不像在一般
鋼中那樣顯著,故含量可允許高一些,如有的資料提出可達
0.06
%,以利于冶
煉控制。個別的含錳的奧氏體鋼的含磷量可達
0.06
%(如
2Crl3NiMn9
鋼)
以至
0.08
%(如
Cr14Mnl4Ni
鋼)。利用磷對鋼的強化作用,也有加磷作為時效硬化
不銹鋼的合金元素,
PH17
-
10P
鋼
(
含
0.25
%磷
)
乃
PH
-
HNM
鋼(含
0.30
磷)
等。
 
   
硫和硒:在一般不銹鋼中也是常有雜質元素。但向不銹鋼中加
0.2
~
0.4
%的硫,
可提高不銹鋼的切削性能,
硒也具有同樣的作用。
硫和硒提高不銹鋼的切削性能,
是因為它們降低不銹鋼的韌性,
例如一般
18
-
8
鉻鎳不銹鋼的沖擊值可達
30
公
。
/
平方厘米。硫與硒均降低不銹鋼的耐腐蝕性能,所
以實際應用它們作為不銹鋼的合金化元素的很少。
 
   
QYL70
搜集整理
   
第
 
8
頁共
23
頁
   
鋼的耐腐蝕性較好但強度低于
3Crl3
和
4Cr13
鋼,多用于制造結構零件,
后兩個鋼號由于含碳較高而可獲得高的強度多用于制造彈簧、
刀具等要求高強度
及耐磨的零件。又如為了克服
18
-
8
鉻鎳不銹鋼的晶間腐蝕,可以將鋼的含碳
量降至
0.03
%以下,或者加入比鉻和碳親和力更大的元素(鈦或鈮),使之不
形成碳化鉻,
再如當高硬度與耐磨性成為主要要求時,
我們可以在增加鋼的含碳
量的同時適當地提高含鉻量,
做到既滿足硬度與耐磨性的要求,
又兼顧
—
定的耐
腐蝕功能,工業上用作軸承、量具與刃具有不銹鋼
9Cr18
和
9Cr17MoVCo
鋼,
含碳量雖高達
0.85
~
0.95
%,由于它們的含鉻量也相應地提高了,所以仍保證
了耐腐蝕的要求。
 
   
總的來講,
目前工業中獲得應用的不銹鋼的含碳量都是比較低的,
大多數不銹鋼
的含碳量在
0.1
~
0.4
%之間,
耐酸鋼則以含碳
0.1
~
0.2
%的居多。
含碳量大于
0.
4
%的不銹鋼僅占鋼號總數的一小部分,這是因為在大多數使用條件下,不銹鋼
總是以耐腐蝕為主要目的。
此外,較低的含碳量也是出于某些工藝上的要求,如
易于焊接及冷變形等。
 
   
1-3. 
鎳在不銹鋼中的作用是在與鉻配合后才發揮出來的
 
   
鎳是優良的耐腐蝕材料,
也是合金鋼的重要合金化元素。
鎳在鋼中是形成奧氏體
的元素,但低碳鎳鋼要獲得純奧氏體組織,含鎳量要達到
24
%;而只有含鎳
27
%時才使鋼在某些介質中的耐腐蝕性能顯著改變。所以鎳不能單獨構成不銹鋼。
但是鎳與鉻同時存在于不銹鋼中時,含鎳的不銹鋼卻具有許多可貴的性能。
 
   
基于上面的情況可知,
鎳作為合金元素在不銹鋼中的作用,
在于它使高鉻鋼的組
織發生變化,從而使不銹鋼的耐腐蝕性能及工藝性能獲得某些改善。
 
   
   
1-4. 
錳和氮可以代替鉻鎳不銹鋼中鎳
 
   
鉻鎳奧氏體鋼的優點雖然很多,但近幾十年來由于鎳基耐熱合金與含鎳
20
%以
下的熱強鋼的大量發展與應用,
以及化學工業日益發展對不銹鋼的需要量越來越
大,
而鎳的礦藏量較少且又集中分布在少數地區,
因此在世界范圍內出現了鎳在
供和需方面的矛盾。
所以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