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扣眼質量存在的問題 (1)制作工藝水平較低 線頭外露、縫制不良、染有污漬、整燙不善等問題比較普遍。某些服裝縫制過程粗制濫造,底邊毛漏、扣眼毛漏、釘扣縫線根數不足較為嚴重。如童裝,標準規定每個扣眼的縫線(組線)不得低于4根,而某些童裝扣眼縫線僅有1根或2根。服裝的沾污現象較嚴重,除運輸、銷售過程中造成的沾污外,大部分是制造過程中產生的。例如:劃粉沾污、縫紉機油沾污及各種污漬污痕等,致使服裝外觀不整潔。 (2)面料生產水平低 我國年產面料多達160億米,而制作中服裝的面料卻有60%左右依靠。每年紡織面料達40多億美元。目前國產面料除襯衫面料基本過關外,面料尚未達到“輕、薄、軟、柔、挺”的水平。即使極少數質量過關的面料,也因價格昂貴,市場購買力有限。 (3)輔料質量參差不齊 服裝上附件缺損、不符合要求現象較嚴重,如缺扣眼、扣子破徹、飾物缺損、拉鏈破損等。有甚者,在市場上標價銷售3000元一件的羊絨大衣,用的卻是5毛錢一對的海綿墊肩,洗滌后容易變形,制約了服裝的內在質量,還有的生產商家利用劣質的扣眼,做出來的衣服不但不美觀還有可能劃破皮膚。 (4)板型不夠豐富 我國傳統的服裝裁剪,大多采用平面裁剪,難以適應人體體型的變化。以牛仔服為例,目前國內尚無一套按人體體型編制的規格和標準。中國服裝出口數量和金額雖居世界前茅,但也基本上是“世界加工基地”,自行設計的比例不過10%,像江蘇這樣的服裝大省,也只能達到15%左右。 bthpw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