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責任標準簡稱“SA8000”是Social Accoutability 8000的英文簡稱,是全球首個道德規范國際標準。其宗旨是確保供應商所供應的產品,皆符合社會責任標準的要求。SA8000標準適用于世界各地,任何行業,不同規模的公司。其依據與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及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一樣,皆為一套可被第三方認證機構審核之國際標準。
一、 SA8000的產生背景和性質1. SA8000產生的背景 SA8000的產生既有人文社會發展的原因,即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各界對勞工保護的關注。同時也是國際市場上競爭格局失衡的產物。雖然道德規范和國際貿易分屬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但冷戰結束后,世界的政治、經濟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新興工業化國家的起飛導致發達國家在傳統產品的國際市場上失去優勢,在諸多領域,新興工業化國家已成為發達國家的競爭對手。為遏制發展中國家提高競爭力的手段和途徑,某些發達國家便尋求構筑起種種非關稅的貿易壁壘。在國際商品市場上,廉價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制造國將其大量廉價產品出口到發達國家市場,沖擊發達國家國內市場,正是在這一背景下,美歐等發達國家把勞工標準同其對發展中國家實施的普遍優惠制度掛鉤。在政府的首肯和支持下,SA8000有由民間壁壘走向政府壁壘的趨勢(黎友煥,2006)。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我國跟國際社會的分工合作越來越緊密。梁桂全(2004)認為,企業社會責任運動在中國的實施,是經濟全球化對于中國的直接影響和中國入世的直接結果。從全球范圍來說,企業社會責任是由兩種社會力量推動的。一種力量是反對資本全球化的勞工運動。勞資沖突的加劇和勞工地位的下降,使得勞工組織要求在企業推行和實施國際勞工標準以保護勞工的權利。另一種社會力量是“勞工貿易壁壘”SA8000的推行。發展中國家廉價的產品構成了對發達國家市場和就業的沖擊。歐美發達國家企圖通過社會條款與國際貿易掛鉤,以削弱發展中國家的相對優勢,實行貿易保護和非關稅壁壘。時代的發展使得人們對文化的重視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所謂的企業社會責任標準SA8000的推行是全球文化、價值觀念的一次碰撞。田豐(2004)認為企業文化是企業社會責任建設中的核心,引導企業社會責任建設的價值取向。全球性的愈演愈烈的企業社會責任運動就是促使企業在享受社會賦予的自由及機會的同時,借助符合倫理、道德的行動回報社會。全球性的企業的社會責任同企業文化相輔相成、相互影響、共同發展。
2. SA8000的性質 關于SA8000的性質,多數學者都認為其具有某種貿易壁壘的特性,有的稱之為“藍色壁壘”。藍色壁壘是指以勞動者勞動環境和生存權利為借口采取有關的貿易保護措施,是對勞動保障、勞動者待遇、勞工權利、勞動標準等方面規定的總稱,它和政治權利相輔相成。SA8000 是標準藍色壁壘的核心(張太海,2007)。葉祥松(2004)認為,隨著貿易保護主義的重新抬頭和貿易壁壘形式的不斷翻新,作為旨在關注勞工身心健康和勞工權益的SA8000,它不僅迎合了發達國家借口保護人權和環境,從而達到保護本國產業、抑制發展中國家競爭優勢的目的,而且也滿足了公眾和消費者關注可持續發展的好奇心,因此,SA8000這種新的貿易壁壘形式的隱蔽性和欺騙性使其在推行的過程中出奇地順利。黎友煥(2004a)認為SA8000作為一個認證體系明確了社會責任規范,也提出了相應的管理體系要求。將社會責任和管理相結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規范組織尤其是企業的道德行為,有助于改善勞動條件,保障勞工權益。雖然SA8000的宗旨是好的,但是在關稅和非關稅壁壘不斷被削減的今天非常容易被貿易保護主義者所利用,成為限制發展中國家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的工具。喻衛斌(2005)也認為,因為SA8000實際上的強制性認證,使這個“工作場所的行為標準”演變成了國際貿易與國際勞工標準“掛鉤”之爭的延續,把本來屬于解決生產鏈與供應鏈內部的勞資問題,提升到國家層面的貿易關系問題。隨之而來,一個原本自愿選擇的企業標準,變成了一個帶有強制性的國際貿易標準。雖然多數學者認為SA8000具有貿易壁壘的特征,但是也有持相反意見的,認為SA8000不具備貿易壁壘的特征:從產生過程看SA8000的產生是為了解決多種社會責任標準的一致性問題,而不是為了削弱發展中國家產品的競爭力,社會責任運動的根本基礎是公眾,而公眾不會是貿易壁壘的始作俑者;從標準內容看SA8000具有普遍性與靈活性;從標準的性質看SA8000是由非官方制定的標準,不屬于國家行為;跨國公司在要求其供應商獲得SA8000認證時是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是出于限制貿易的目的(趙囡囡,2005)。
二、SA8000對我國產生的影響1.對外貿出口的影響 許多學者都認為SA8000在我國的推行對我國的外貿出口的沖擊首當其沖。我國產品的比較優勢主要體現在低廉的勞動力成本上,如果實行嚴格的勞工標準與企業社會責任標準,人力成本提高是無疑的。例如,如果企業按SA8000標準或者一些跨國公司自行制定的標準執行,某些勞動密集型生產商的平均人力成本會上升50%-100%,生產成本的上升對發展中國家企業的打擊將是災難性的,無異于將發展中國家的產品逐出國際市場(曹宗平,2004)。SA8000的致命關鍵正在于它有效地降解了發展中國家在競爭中最大的比較優勢——勞工成本。因為實施SA8000的認證和維護,需要企業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去申請和更新,無疑將大大增加成本,使企業不堪重負(梁桂全、黎友煥,2004)。張京衛、周應堂(2006)認為SA8000不僅將對我國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構成障礙,同時改變了我國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市場格局,還影響勞動密集型產業國際間的合作深度。我國80%出口產品市場是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發達國家的組織積極推動SA8000認證,在客觀上對我國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形成了貿易壁壘, 使我國相關企業不得不重新開辟新的國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