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校服較主要的問題是用運動服代替了校服,運動服作為校服雖然有它的優越,但運動式校服不能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必須根據學校的需求、學生的喜好設計一系列符合大眾審美的有場合區別的校服。 目前國際上的校服,主要有日韓系和歐美系。日韓系校服尤其受到亞洲人歡迎,它不光注重校服質量,更在校服的外觀設計上符合校服統一莊重的要求,同時融入了學生青春活潑的特點,符合時代特征,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學生不僅愿意在學校里穿校服,放學后也依然喜歡選擇校服出行,甚至社會青年都喜歡校服風格的衣服,因為它確實很美。這樣的美使得校服成為日韓服裝產業中一個重要的分支。相比之下,我國的校服就落后很多。 自從辛亥革命打破了幾千年來“人分五等,衣分五色”的舊時代衣著制約以來,校服的變遷追隨著歷史的腳步一路蜿蜒前進。20年代,制服式校服出現;30年代,旗袍在校園內得寵;40年代,延續了30年代的服裝風格;50年代,比較隨意,缺乏特定校服;60年代、70年代,舊軍裝。接二連三的“運動”抹殺了錦繡河山的絢麗色彩;80年代,校服重新出現,但是比較散亂;90年代及21世紀初,運動校服一統天下;當下,運動校服占主導地位,個別學校開始學習借鑒國外校服,出現了定制正裝。 校服面料、質量及監管 1.校服面料的選用及特點。目前,我國的校服只包括主體穿著服裝,甚少有襪子、領帶、領結、絲巾、鞋子等配飾,所以本文只討論主體服裝。一般,運動校服的面料采用含棉的針織面料;正裝校服的面料選用含棉的機織面料,這是由不同服裝的功能決定的。 2.校服質量的相關標準。我國目前還沒有完善的校服校準體系,現行有效校服相關標準主要有Fz/T81003一2012《兒童服裝、學生服》、GB/T22854一2009《針織學生服》、GB/T23328一2009《機織學生服》、GB/T31888一2015《中小學生校服》。這4個標準都是推薦性的,內容上有諸多相同之處,生產企業可以采用其中任意一個。 3.校服質量監管。關于校服的管理,教育部于1993年印發了相關規定,用來規范中小學生校服采購管理工作。但是,市場經濟講究自由競爭,規范只是限定底線。對于校服的質量和價格,國家并沒有統一的監管體系。在實際工作中,都是由各省市的教育部門主要負責,有時質監和纖檢部門也會參與。這些復雜因素導致了各類校服事件的頻繁出現。czclf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