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極適應  是指個體改變自己的行為或者態度來適應環境中的消極因素,壓抑了自身的積極因家及潛能,違背個人的心理發展方向,最終環境改造了個人,而個人末發揮自己對環境的能
動作用。有的同學因為高考成績不理想,無奈地進入了不理想的院校,因而對自己的表現失望,感覺到前途渺茫,以至于不思進取,被動地感知環境和應對環境的刺激。這種對環境的消極適
應就壓制了自己的潛能、犧牲了個人心理機能和品質,
武漢大學在職研究生http://www.5922study.com/zhaoshengwenda/130.html
      大學生適應的標準
      用什么樣的標準去衡量大學生心理適應與否,目前尚沒有一個客觀、完整、統一的定論,也很難從單一的維度去界定。一般來講,應該從社會適應角度、生活適應角度、經驗角度三個方
面來看。
      社會適應的標準  是指以社會常模為主體,以社會適應為目標,在社會常模的基礎上衡量大學生的心理和行為是否完善。每個人生活在一定的歷史環境和文化環境之中,他的心理和行為
既是歷史環境和文化環境的產物,又通過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反作用于歷史環境和社會環境,達到對環境的改造,使之更適合人們的需要。當大學生的心理和行為能夠適應環境,并能正常地作
用于環境時,他的心理就是正常的;反之,就是不適應社會。
      生活適應的標準  是指大學生的心理和行為符合社會生活的公共規范和準則,能根據環境條件及變化有效地發揮其心理機能,通過適當的行為適應和改造環境,滿足自己生存和發展的需
要。這個標準也有一定的相對性,如大學生對環境有一定的畏懼感,對事物毫無興趣,言語行為減少,呆若木雞,雖然他遵守社會生活的公共規范和準則,也不能算是適應。
武漢在職研究生http://www.5922study.com/zhuanyejieshao/125.html
      經驗的標準  是指具有一定專業知識的大學生憑惜專業知識來鑒別對象的心理是否適應生活,這是以一般人對常態的、已有的經驗作為出發點和參照點的。這一標推主觀性較大,常受測
試者的專業水平、經驗和能力的制約,對同一個被測試對象可能會產生不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