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養豬污水的來源
        養豬污水通常主要有尿液,沖洗水(圈舍沖糞水、飲槽沖洗水、地面清潔水、設備和設施清潔用水)。養豬污水的水質來源主要來自豬牛的糞便及尿液。養殖業的糞尿排泄物及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機物、氮、磷、懸浮物及致病菌并產生惡臭,對環境質量造成極大影響,急需治理。
二、養豬污水處理設備簡介
養豬污水處理設備主要包括格柵、沉砂池、集水井、固液分離機、沉淀調節池、干化場等設備和設施,以及豬舍應采取雨污分離和干清糞等措施。
      1)養豬廢水中的懸浮固體濃度和蛋白質、油脂、表面活性劑及Ca+、NH4+、S2-等物質,在前處理階段通過清除糞渣、沉渣、浮渣過程充分減量化,進入厭氧池的糞污水CODcr濃度降低50~70%,有效降低了上述物質(含消毒廢水)對厭氧污泥活性造成的沖擊和毒害影響,縮短了厭氧停留時間,減少了厭氧池容積,同時避免了厭氧池發生堵塞的現象,保證了厭氧發酵裝置正常工作。
        2)通過調整水質,廢水進入厭氧池前已初步水解、酸化,使兼性、專性厭氧細菌迅速繁殖、活性強,有利于沼氣的產生。
        3)設備采取均衡出水,使水力負荷均勻,廢水厭氧降解效果穩定。
三、養豬污水處理設備工藝流程
        養豬廢水處理工藝流程:格柵——沉砂池——曝氣調節池——固液分離機——初沉池——中間水池Ⅰ——水解酸化池—中間水池Ⅱ——UASB反應池——吹脫池——缺氧池Ⅰ——一級接觸池——缺氧池Ⅱ——二級接觸氧化池—沉淀池—消毒池。
UASB反應池內廢水經一系列厭氧發酵,在微生物作用下脫氮除磷,去除大部分有機物、氨氮等污染物。
四、養豬污水處理設備工藝
        由于養豬廢水中含有大量的糞便,所以養豬污水的處理必須先經過固液分離這道工序。固液分離的重要性及意義主要在于:首先,一般養豬場排放出來的廢水中固體懸浮物含量很高,最高可達160000mg/L,相應的有機物含量也很高,通過固液分離可使液體部分的污染物負荷量大大降低;其次,通過固液分離可防止較大的固體物進入后續處理環節,防止設備的堵塞損壞等。此外,在厭氧消化處理前進行固液分離也能增加厭氧消化運轉的可靠性,減小厭氧反應器的尺寸及所需的停留時間,降低設施投資并提高COD的去除效率。
五、項目名稱:新鄭某養殖場
處理能力:100噸/天
設備:一體化養殖廢水處理設備(HY-Aw)
排放標準:《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
養殖廢水來源:養豬場糞便尿液、沖洗圈舍水等。
養殖廢水水質:大量有機物、氮、磷、懸浮物及致病菌并產生惡臭以及大量病原性微生物、寄生蟲卵及各種病毒。
養殖廢水進出水水質:
項目
CODCr
(mg/L)
BOD5
(mg/L)
SS
(mg/L)
大腸桿菌總數(個/L)
氨氮
(mg/L)
設計水質
≤10000
≤6000
≤8000
10000
≤950
排放標準
150
40
150
1000
10
養殖廢水處理工藝:
格柵+調節+HY-AW體化養殖廢水處理設備+二氧化氯消毒